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我在上海有个女儿 > 第4章 十字路口的迷惘

第4章 十字路口的迷惘(2 / 2)

里面沉默了几秒,才传来晓梦有些沙哑的声音:“进来。”

肖霄推门进去,看到晓梦迅速地将素描本合上,塞到了一摞试卷

“学习累了吧?爸爸给你煮了碗酒酿圆子,趁热吃。”肖霄仿佛没有看见她的异常,将碗放在书桌一角,语气平常得像是在谈论天气。

晓梦看了看那碗冒着热气的圆子,又看了看父亲温和而带着些许笨拙讨好的眼神,鼻尖一酸,差点又掉下泪来。她低下头,用小勺子轻轻搅动着碗里的圆子,没有立刻吃。

肖霄没有离开,他拉过书桌旁的椅子坐下,目光扫过那堆积如山的书本,最后落在女儿低垂的、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沉重感的头上。

“晓梦,”他开口,声音放得很轻,像是怕惊扰了什么,“爸爸知道,高三很辛苦,压力很大。爸爸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也在东北农村,每天面对着看不到头的庄稼地和繁重的体力活,那时候,也觉得未来一片迷茫,不知道路在何方。”

晓梦搅拌圆子的动作慢了下来,但没有抬头。

肖霄继续说着,不再是空洞的安慰,而是分享着自己真实的感受:“那时候,爸爸也常常感到无助和害怕,觉得自己可能一辈子就要困在那片黑土地上了。但是,爸爸心里始终有一个念想,就是一定要回上海,一定要找到你妈妈,一定要给你们一个家。就是这个念想,支撑着爸爸熬过了最难的时刻。”

他停顿了一下,看着女儿微微颤动的肩膀,知道她在听。

“爸爸知道,你现在可能也觉得眼前只有高考这一条路,觉得如果考不好,人生就完了。其实不是的。”他的语气变得愈发诚恳,“人生很长,高考很重要,但它只是其中的一个路口,不是终点。爸爸不希望你把所有的快乐和希望都押在这一场考试上。爸爸更不希望,你为了这场考试,丢掉了你最喜欢、也最有天赋的东西。”

他伸出手,指了指那摞试卷下的世界,比任何标准答案都更生动,更有生命力。那才是属于你的、独一无二的才华。”

晓梦终于抬起了头,眼圈红红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她看着父亲,声音哽咽,带着积压了太久的委屈和迷茫:“可是……爸爸,我喜欢画画有什么用呢?老师说了,学艺术没出路,考不上好大学,将来找不到好工作……大家都说,只有考上名牌大学,学金融,学计算机,才有前途……我……我不知道我到底该怎么做……我觉得好累,好像怎么做都是错的……”

她的眼泪终于大颗大颗地滚落下来,滴落在碗里,也滴落在肖霄的心上。他看到了女儿内心深处的挣扎——对梦想的渴望与对现实压力的恐惧,自我的认知与外界的期望,激烈地搏斗着,让她无所适从。

肖霄伸出手,轻轻拍了拍女儿的肩膀,这一次,他没有说“别哭”,而是任由她的情绪宣泄。等她哭声稍歇,他才沉声说道:“晓梦,听爸爸说。前途不是只有别人说的那一条。你喜欢画画,并且有天赋,这就是你最大的资本和优势。爸爸不懂什么大道理,但爸爸知道,一个人能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并且把它做好,这就是最大的成功和幸福。至于出路,你放心,只要你有真本事,这个世界总会给你机会。爸爸的公司,爸爸认识的朋友,甚至将来你可以自己开画室,办画展……路有很多条,爸爸会支持你,做你最坚实的后盾。”

他没有强迫她立刻做出选择,只是告诉她,无论她选择哪条路,家永远是她的港湾。他拿起那碗已经微凉的酒酿圆子,递到她手里:“先把圆子吃了,身体最重要。其他的,我们慢慢想,不着急。”

晓梦接过碗,看着父亲眼中那份毫无保留的信任和支持,心中的坚冰,似乎在这一刻,被这碗带着父亲体温和童年记忆的甜羹,融化了一角。她小口地吃着圆子,甜糯的味道在口中化开,暖意似乎也一点点流进了心里。

沟通的桥梁,在这一次平静而深入的对话中,悄然重新搭建了起来。虽然前方的迷雾尚未散尽,高考的压力依然如山,但至少,晓梦知道,她不必独自一人在黑暗中摸索。十字路口的迷惘,或许依然存在,但身边有灯,前方有路,心中,也重新燃起了一丝微弱却不肯熄灭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