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滇南热(1 / 2)

而在云顶苑,斯语只是平静地看着华音网后台那不断刷新记录的数据,以及社交媒体上关于他几首歌“内战”的热烈讨论。

他并非有意要制造这种“神仙打架”的局面,这只是他脑海中那个庞大文化宝库自然流露出的冰山一角。

他清楚,音乐只是他构建文化影响力的一部分。

这些歌曲的流行,正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大众的审美,加深着他们对本国多样性地域文化的认知与自豪感。

当外界还在为这四首歌孰优孰劣争论不休时,斯语的思绪,或许已经飘向了如何将这种音乐的影响力,与言究堂正在推进的其他文化项目,进行更深度的联动。

比如,将《彩云之南》与西南地区的“非遗焕新”结合?

或者,以《月亮之上》的豪情,为某个历史题材的影视项目注入灵魂?

他的棋盘上,棋子越来越多,棋路也愈发开阔而难以预测。

《彩云之南》的持续发酵,其影响力和美感显然触及了比普通流行音乐更深的层次。

它不仅在大众中广受欢迎,其精准捕捉到的云南风物之美与独特文化神韵,终于引来了一个重量级“知音”的正式回应。

一封落款为“大秦联邦滇南省文化与旅游厅”的公函,被郑重地送到了言究堂文化集团cEo顾磊的办公桌上。

公函中,对方高度赞扬了问徵先生创作的《彩云之南》一曲,称其“以优美的旋律和深情的词作,生动展现了滇南省绚丽多彩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引发了全国乃至国际友人对‘七彩滇南’的广泛关注和热烈向往”。

公函正式提出,希望与言究堂音乐及问徵先生开展深度合作,邀请其担任滇南省文化旅游推广的“特别顾问”。

并希望以《彩云之南》作为年度核心推广主题曲,用于一系列官方宣传片、旅游推介活动以及文化形象展示中。

对方甚至提出了一个更具创意的构想:希望言究堂能基于《彩云之南》的音乐内核,协助开发一系列结合滇南非遗元素(如白族扎染、傣族织锦、纳西古乐等)的文旅衍生品和沉浸式文化体验项目。

这已不仅仅是简单的歌曲授权,而是希望将《彩云之南》这首歌,打造成为滇南省一张全新的、富有感染力的“文化名片”。

顾磊第一时间向斯语汇报了这一情况,语气中带着一丝难掩的兴奋。

与官方文旅部门的合作,意味着言究堂的影响力得到了主流体制更深层次的认可,并且开辟了一条将文化影响力直接转化为社会价值与品牌价值的通道。

斯语对此欣然接受。他指示顾磊,组建一个专门的项目小组,与滇南省文旅厅进行对接,全力推进此项合作。

他特别强调,合作不应止于表面,要深入挖掘滇南的文化底蕴,让《彩云之南》的旋律真正与那片土地的血脉相连,打造出具有长久生命力的文化品牌。

消息不胫而走,迅速登上了热搜。

【官方认证!《彩云之南》被滇南文旅认领了!】

【实至名归!这歌简直就是为滇南量身定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