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好了接下来的创作重点,斯语的思绪转回了当下。
窗外是漫长的寒假,天气酷寒,呵气成冰。
之前几个月忙于各种事务,几乎没什么空闲,原本计划的旅行一拖再拖。
如今真的空下来了,却被这凛冽的寒冬劝退,只想窝在温暖如春的室内,丝毫不想动弹。
“总得找点事情做做。”
斯语暗自思忖。
一个念头悄然浮现——学习乐器。
这个想法并非一时兴起。
早在之前清音阁听戏时,他就对那些悠扬的胡琴、清脆的琵琶心生好感。
上次晚会救场时借用尤克里里的经历,也让他对亲手奏出旋律有了一丝微妙的体验。
他发现,不知是否因为穿越所带来的某种隐性福利,或是这具身体本身潜藏的天赋被激活,他的学习能力和身体协调性似乎远超前世。
就像那尤克里里,救场时他只是凭着些许模糊的记忆和手感勉强应付。
事后他出于好奇自己买了一把更好的在家练习,不过短短数日,手指便仿佛自行记住了琴弦的间距与按压的力度。
原本生涩的扫弦变得流畅自如,甚至能尝试一些更具韵律感的复杂节奏型,进步速度让他自己都感到惊讶。
这种发现激发了他的兴趣。
他想系统地学习一两种乐器,不为考级,不为表演,仅仅是为了满足内心对音乐更深层次的好奇,为了能更直接地触摸到音符的脉络。
或许,也能为自己未来的音乐创作提供多一种可能。
他让顾磊帮忙物色几位顶尖的、有耐心的私人教师。
目标乐器,他暂定了两种:
一是音色凄美婉转、极富叙事感的二胡,他总觉得那两根弦里,能拉出人生百态与说不尽的江湖恩怨;
二是音域宽广、表现力丰富,既能金戈铁马又能浅吟低唱的古筝。
他期待着,当自己的手指真正触碰到琴弦,是否能更深刻地理解《精忠报国》的苍茫、《牵丝戏》的缠绵,乃至未来可能从脑海中流淌出的其他旋律。
这个寒假,外面是冰雪的世界,而云顶苑温暖的书房兼琴室内,则将开启一段与丝竹为伴的静谧时光。
斯语很清楚,无论是即将动笔的《神雕侠侣》,还是刚刚起步的乐器学习,都注定是漫长而需要沉浸的过程。
但他享受这种状态,在喧嚣与荣耀之后,回归到一种更为私人、更为基础的积累与探索之中。
世界的节奏仿佛也随之慢了下来,只有窗外的雪花无声飘落,以及在他心中悄然酝酿的,新的故事与新的音符。
顾磊的办事效率一如既往地高。
没过几天,他便联系了两位在帝都音乐圈内颇有声望的器乐老师,并亲自带着他们来到云顶苑进行试课。
首先到来的是一位年约四十、穿着得体西装、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的男老师,姓王,主攻二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