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仿佛能看到那个身影,在苍茫的边关,毅然回马,枪尖遥指……
凌云猛地抬起头,脸上再无半分平静,取而代之的是难以抑制的激动和震惊,他紧紧攥着歌谱,声音都有些发颤:“先生!这……这首歌!我要唱!
请您务必让我来唱!”
之前的犹豫和隔阂瞬间烟消云散,他仿佛在这首歌里,找到了一个用新的方式、去表达他心中那份同样炽热的戏曲魂的途径!
斯语看着他激动的样子,笑了:“当然,这首歌本就是为你写的。”
两人就歌曲的一些细节,比如某些唱腔的处理如何更能融合戏曲韵味与现代流行感,进行了初步的交流。
凌云对歌曲的理解之快和提出的专业性建议,也让斯语暗自点头。
激动之余,凌云拿着歌谱,有些不好意思地对斯语说:“先生,如此佳作,我想立刻去请教我的师傅,您看……”
斯语自然应允:“理当如此。”
凌云几乎是飞奔着找到了师傅梅永年。
梅永年起初听说是流行歌曲,眉头也皱了起来,但当凌云激动地阐述,并递上歌谱后,他耐着性子看完,脸上的表情从疑惑到惊讶,再到最后的震惊与激动。
“梅雪争春未肯降,雪却输梅一段香……”梅永年低声念出开篇,眼中便是一亮,这词句意境清远,脱俗不凡。
他继续往下看,“阁楼红颜静思量,相视一笑梦一场,为你深情点成将,金戈那铁马上战场……”
这画面感的转换,从红颜到将领的蜕变,让他不由得屏住了呼吸。
当看到那句情感炽烈的副歌“我愿为你一生守边疆,我学会那本领回马枪……”时,他猛地一拍大腿,“好!好一股决绝的英气与担当!”
尤其是歌词后半段那极具戏曲念白风格和武术招式意境的段落:
“手持丈二枪北战关外南过江
上山猛虎斗也能入海捉龙王
此枪路法八十四一路更比一路强
怀抱琵琶迎门刺二郎担山肩上扛
宿鸟食尽林中入玉女穿梭占八方
拨草寻得蛇出洞怪蟒翻身背后藏
落花满地尘埃染顺风扯旗意气扬
看我回马枪hehe~”
梅永年看得是又惊又喜,拍案而起:“这……这歌词!这哪里是普通的流行歌!这分明是将戏曲的魂,化入了现代的骨血里!
这‘回马枪’的意象,这枪法的铺陈,妙啊!简直就像是专门为白翟夫人,为你们这样的乾旦量身定制的一般!”
梅永年与他的师兄梅若鸿大师,在京剧界本就是主张“守正创新”的一派。
他们认为,固步自封只会让戏曲与时代越来越远,最终真的被时间湮没。
对于这样一首既保留了传统戏曲精神内核,如巾帼英雄的气节、程式化的招式描述。
又在旋律和表现形式上大胆拥抱现代审美的作品,他们接受得出奇地良好,甚至视为一次打破壁垒、让古老艺术重焕生机的难得机遇。
“云儿,这是你的机缘!也是我们戏曲的一次机会!”
梅永年郑重地对凌云说,情绪激昂,“这首歌,我们必须好好完成它!不能辜负了斯语先生的一片心意,也不能辜负了这歌词里的‘回马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