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举报(2 / 2)

他的发言掷地有声,充满了对文化创新的珍视。

紧接着,负责网络舆情监测的官员提供了数据支持:

“根据我们的监测,《鬼吹灯》上线以来,社会反响巨大,正面评价远高于负面。

其引发的关于考古、历史、传统文化的讨论热度空前,许多年轻人因为这本书,主动去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文物保护法,这是一种积极的文化普及。当然,也存在一些争议和误解,这需要我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公安系统的联络员则从法律和社会治安角度表达了审慎态度:

“从公安角度看,其内容确实游走在法律边缘。我们需要密切关注其社会影响,警惕是否有不法分子从中获取灵感或进行模仿。但目前来看,尚未发现现实中的关联案例。”

就在这时,一个更重量级的部门——国家安全部门的代表,提供了关键信息:

“关于作者‘言吾’,本名斯语,我们进行过背景调查。其身世清白,成长经历简单,与社会不良势力无任何关联。

其作品内容,经我们初步研判,纯属艺术虚构,源于其个人惊人的想象力和知识储备,并无现实依据或特定指向性。”

这番表态,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关于作者动机的疑虑。

会议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最终,主持会议的文网局副局长,一位目光睿智、思想开明的领导,缓缓开口,一锤定音:

“同志们,讨论得很充分。我看,我们看问题,要抓住本质。”

他环视众人,语气沉稳而有力:“《鬼吹灯》这部小说的核心是什么?是探险精神,是对未知世界的好奇,是对我们脚下这片土地所埋葬的历史文明的探寻和想象!

它借用‘盗墓’这个外壳,包裹的是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展现。这与现实中去实施盗掘古墓的违法犯罪行为,有本质的区别!”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对于这样一部想象力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深受群众喜爱,并且有可能成为我们文化输出利器的作品,我们要有足够的胸怀和智慧。

我们要做的,是善于引导,让它发挥积极的作用,而不是因为担心噎着就不吃饭,进行简单的封杀。那是一种懒政,也是对文化创作力的扼杀。”

领导定调之后,各部门迅速统一了思想。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文网局以及相关文化部门,对《鬼吹灯》及其引发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更深入的跟踪和研究。

他们惊讶地发现,这部小说所带来的影响,远比他们想象的还要积极。

其独特的、基于大秦传统风水学说和民间传说的东方神秘主义色彩,在海外翻译出版后,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许多外国读者通过这本书,对大秦古老的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简直是进行文化输出的绝佳载体!

同时,在国内,它确实以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全民,尤其是年轻人对考古学、历史学、古代建筑、民俗文化的兴趣。

各大书店相关领域的书籍销量明显提升,博物馆的参观人数,尤其是年轻面孔,也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