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灯下黑(1 / 2)

京城西北郊外,一处隐蔽的山坳里,腊月的寒风被四周的山体挡住,形成一片相对平静的空间。

十多个身着普通百姓服装的人正忙碌着,他们正是沧州军谍报司在京城的潜伏人员。

风速三刻,偏北风。一个年轻人手持候风仪,专注地观测着仪器上飘动的丝带。

记下来!三号灯准备!领头的中年人代号,是这次行动的负责人。

几个队员小心翼翼地展开一盏特制的孔明灯。这灯确实与众不同——用桑皮纸制成,柔韧透明,比普通孔明灯大上几倍有余。灯下悬挂着一个小藤筐,里面装着精心计算过的石块。

最特别的是燃料——刘体纯亲自指导制作的固体酒精块。这种新型燃料火焰稳定,不易被风吹灭,甚至在小雨中也能持续燃烧。

点火!

蓝色火焰燃起,孔明灯逐渐充盈,缓缓升空。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看着它在北风中稳定上升,向着东南方向飘去。

成了!当孔明灯消失在视线中,按预定轨迹飞行后,山坳里爆发出压抑的欢呼声。

老铁脸上也露出难得的笑容,但随即严肃起来,压低声音说道:别高兴太早,这才刚刚开始。我们要确保万无一失。

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日夜不停地测试。

不同重量的配重、不同大小的燃料块、在不同风速下的飞行距离和精度...每一个数据都被详细记录。

有时孔明灯偏离目标,队员们就得连夜跋涉数十里将其找回。

必须要精确计算,老铁对队员们说。

我们要让这些在正月十五晚上,准确落在代善的王府上空。

与此同时,京城内的戒备逐渐松懈。自正月初五槐树上出现警示语后,再没有异常事件发生。清廷上下都松了口气,认为那不过是反清势力的恐吓手段。

虚张声势!多尔衮在朝会上不屑一顾,冷笑道:若是真有能力,何须用这等伎俩?

然而护卫代善王府的兵力并未减少——多铎王府被毁的教训太深刻了。

正月十四日,京城各城门比往常热闹了许多。

明天就是上元节,各地来的商贩带着各式各样的灯笼涌入城中。

崇文门外,几个卖灯笼的小贩推着板车排队等候入城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