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神经元的启示(1 / 2)

新总部顶层的私人静室,四壁是特殊的吸音和电磁屏蔽材料,将外界的喧嚣彻底隔绝。林长青盘膝坐在房间中央的软垫上,呼吸悠长,已进入深度的内视状态。

这一次,他的目标并非浩瀚的“星璇”,也非那初步外放的感知场,而是他自身——那孕育了意识与智慧的本源,大脑。

在天眼那超越物理极限的微观洞察力下,他的意识“沉入”了一片无法用言语描述的瑰丽而复杂的宇宙。无数神经元如同星丛,延伸出枝杈般的突触,彼此连接,构成了一张庞大到难以想象的动态网络。

这里没有声音,只有无声的“闪电”。

电信号如同微缩的星辰,沿着神经轴突奔腾,在突触间隙以化学递质为舟,跳跃传递。每一次传递,都点亮一条思维的路径。亿万条这样的路径同时亮起、熄灭、交织、反馈,构成了思考、记忆、情感乃至……灵感的洪流。

林长青极度专注地“观察”着。他不再将自己视为思考的主体,而是作为一个纯粹的观察者,凝视着这片内在星空的运行。

他“看”到,当解决一个复杂问题时,并非一条逻辑链从头跑到尾,而是多个脑区被同时激活,无数神经回路并行处理信息碎片,如同一个庞大的交响乐团,各司其职却又浑然一体。冗余的连接在沉默,关键的路径在反复强化,整个网络处于一种动态的、自我优化的平衡之中。

更让他心神震动的是,他捕捉到了一种超越循序渐进的逻辑推演的瞬间。

那是一种“跃迁”。

仿佛在无数并行处理的信息流中,某个无关的碎片被意外激活,与当前问题域的信息产生了某种非逻辑的、却极具启发性的“共振”,瞬间打通了一条全新的、未曾预设的解决路径。如同宇宙中两颗遥远的星辰,因某种未知的引力而轨迹交汇,迸发出照亮黑暗的光芒。

这就是……“直觉”的微观显现吗?

不是玄学,而是基于海量底层信息并行处理与复杂网络动态关联基础上,产生的某种更高维度的模式识别与路径涌现!

这种动态、高效、并行,且具备某种“创造性跃迁”能力的信息处理模式,与他正在追求的、“星瞳”需要具备的真正“理解”与“创造”能力,何其相似!

现有的计算架构,哪怕是“长青架构”,在这种天然的、充满生命力的智慧网络面前,依然显得僵硬和笨拙。

不知过了多久,林长青缓缓退出内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