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生日的惊喜(1 / 2)

北京的春天来得匆忙,几场淅淅沥沥的春雨过后,空气里便浸透了暖意与草木萌发的清新气息。林长青的生日,就在这样一个寻常又不寻常的周末,悄然而至。

他自己几乎忘了这个日子。催化剂生产线的优化方案进入关键验证阶段,芯片项目组关于混合架构的激烈争论刚刚平息,需要他最终拍板的方向性文档堆积在案头。时间被他精确切割,投入到一个个具体的问题中,生日这种属于个人生活的标记,显得遥远而微不足道。

清晨,他被苏雨晴轻声唤醒。阳光透过窗帘缝隙,在她脸上投下柔和的光影。她没有说“生日快乐”,只是递给他一杯温水,嘴角噙着一抹神秘的笑意。“今天上午的时间空出来,不准安排工作,也不准想工作。”

林长青有些疑惑,但看着她眼中不容置疑的坚持,他点了点头。他将手机关了静音,暂时将那些待处理的邮件和文档从脑海中清空。

苏雨晴没有安排盛大的庆祝,没有呼朋引伴,甚至没有去任何一家高级餐厅。她只是拉着他的手,走出了公寓,融入了春日北京熙攘的街头。他们像最普通的情侣一样,在公园里看老人们下棋,听鸟儿在刚抽出新芽的树梢鸣叫;他们去了一家藏在胡同深处的老书店,在弥漫着纸墨清香的空间里,各自挑了一本闲书,坐在靠窗的位置安静地读了一小时;他们甚至在路过一个街心花园时,停下来看了好一会儿孩子们追逐泡泡的无忧无虑。

这些简单至极的日常,对于近来一直处于高速运转和高压决策中的林长青来说,竟成了一种奢侈的享受。他紧绷的神经在春日暖阳和身侧人安静的陪伴中,一点点松弛下来。他忽然意识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这样,纯粹地、不带任何目的地,去感受生活本身了。

午后,他们回到公寓。苏雨晴让林长青在客厅稍等,自己则进了卧室,片刻后,她捧着一个看起来颇为厚重、包装朴素却别致的册子走了出来。

“给你的。”她将册子递到他面前,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和期待。

林长青接过来。册子入手沉甸甸的,封面是深蓝色的绒布,上面没有任何文字,只用手工绣着简单的星辰图案。他带着疑惑,轻轻翻开。

第一页,是一张有些模糊的论文首页复印件,被他那篇发表在pRL上的论文占据。但在页脚的空白处,是苏雨晴娟秀的字迹:“图书馆的角落,你对着数据凝神。那一刻,我觉得你在发光。”

林长青的心跳漏了一拍。他继续翻下去。

第二页,是“长青科技”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专利证书的影印件,旁边附着着她的话:“你拿到证书那天,很平静。但我知道,你为它付出了多少不眠之夜。”

第三页,是一张用手机抓拍的照片,画面有些晃动,是他在临时生产线中控室里,紧盯着屏幕的侧影,眉宇间带着疲惫,眼神却锐利如鹰。

第四页,第五页……册子里没有一张传统的合影,没有昂贵的礼物照片。它更像一本独特的“编年史”和“心情记录”。里面收集的,全是他一路走来的“痕迹”:第一篇论文的封面,第一项专利的影印,公司第一个办公地点的门牌照片,甚至还有一张他随手画在草稿纸上、关于芯片构想的潦草草图……每一页“物证”旁边,都对应着苏雨晴当时的心情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