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渐沉,火车缓缓驶入站台。林长青和苏雨晴站在接站的人群中,看着逐渐清晰的车窗后那两张熟悉又带着几分忐忑的面孔。林父林母到了。
当父母的身影终于穿过人流,出现在面前时,林长青快步迎了上去。他自然地接过父亲手中沉重的行李袋,另一只手轻轻扶住母亲的胳膊。
“爸,妈,路上辛苦了。”他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动容。
林母紧紧抓住儿子的手臂,上下打量着,眼眶有些发红。“不辛苦,不辛苦。长青,你好像……又瘦了点。”她的目光里满是心疼,仿佛儿子在北京吃的每一份苦,她都感同身受。
林父则用力拍了拍儿子的肩膀,没有说话,但那沉稳的目光中透出的欣慰与骄傲,比任何言语都更有力量。他的视线随即落到林长青身旁的苏雨晴身上,眼神温和了许多。
“叔叔阿姨好,我是苏雨晴。”苏雨晴上前一步,落落大方地问候,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微笑,既不显拘谨,也不过分热络。她今天穿着简洁大方的米色毛衣和深色长裤,气质温婉沉静。
“哎,好,好孩子。”林母连忙应着,脸上的笑容真切了几分,目光在苏雨晴身上停留片刻,暗自点头。
回程的车上,气氛起初带着些许陌生的拘谨。林父林母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与他们家乡截然不同的繁华景象,眼神中既有新奇,也有一丝身处陌生环境的不安。
苏雨晴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她没有刻意寻找话题,而是用温和的语气,自然地介绍起沿途一些有代表性的建筑和区域,语速平缓,声音柔和,像是在唠家常,悄然缓解着二老的局促。
“阿姨,您看那边,就是北大,我和长青平时就在那边上学。”
“叔叔,前面那片是中关村,很多高科技公司都在这里,长青的公司也在这附近。”
她的话语自然而然地拉近了距离,也让林父林母对儿子所处的环境有了更具体的了解。林母看着苏雨晴沉静的侧脸,听着她条理清晰的介绍,眼中的满意之色越来越浓。
到了林长青租住的公寓,林母里里外外看了一遍。房间整洁明亮,生活用品一应俱全,厨房里甚至备好了新鲜的食材,显然是苏雨晴提前细心准备的。看着儿子把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身边还有这样一个体贴细致的姑娘,林母一直悬着的心,终于踏实落地。
晚饭是林长青和苏雨晴一起下厨准备的。没有去外面的餐馆,林长青说,想在家里吃顿便饭。苏雨晴洗菜切菜动作利落,林长青掌勺,两人在厨房里配合默契,偶尔低声交流几句,气氛温馨自然。
林母坐在客厅,看着厨房里那两个忙碌的年轻身影,嘴角不自觉地扬起。她悄悄对身边的林父说:“你看这两个孩子,多好。”
林父默默点头,目光落在儿子沉稳的背影上。他看得出来,儿子身上那份超越年龄的从容,不仅源于事业的成功,也源于这份稳定而温暖的情感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