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能力的馈赠(2 / 2)

林长青站起身,他没有直接说出答案,而是走到黑板前,拿起一支粉笔。他没有去擦掉原图,而是在旁边空白处,重新画了一个简化的结构示意图,重点突出了中心离子与周围配体的空间关系。

“老师,同学们,”他的声音清晰平稳,“这个结构的核心,在于中心金属离子所处的晶体场环境。”他一边说,一边用粉笔在那个关键的配位键上轻轻画了一个圈,“而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可能在这里。”

他顿了顿,组织着语言,力求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这个键,由于受到旁边这个较大基团的空间位阻影响,其电子云分布并非理想的对称状态,存在微小的极化。这种极化会导致它对中心离子产生的晶体场分裂能,与标准理论值有一个细微但不可忽略的差值。”

他接着简要解释了如果忽略这个极化效应,直接代入标准参数计算,会导致最终晶体场稳定化能的计算结果系统性偏小。

他的讲解没有涉及过于高深的理论公式,而是直指结构本身的现象和后果,逻辑清晰,一针见血。

教室里一片安静。许多同学看着被他圈出的那个键,再对照自己刚才的思考,脸上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他们未必完全理解了“极化”的深层物理意义,但却明白了错误可能产生的原因和方向。

郑老师站在讲台旁,最初是惊讶,随即眼神变得越来越亮,最后化为了毫不掩饰的惊叹。林长青指出的这个点,正是他设计这道题的精髓所在,需要极其敏锐的空间想象力和对晶体场本质的深刻理解才能发现。这绝不是一个普通高中生能轻易做到的。

“完全正确!”郑老师忍不住出声,语气带着激动,“林长青同学观察得非常仔细,解释得也非常到位!这正是本题的关键!大家要记住,真实的晶体结构往往不是理想化的,微小的细节可能决定计算的成败!”

他看向林长青的目光充满了激赏,仿佛发现了一块稀世璞玉。他用力拍着林长青的肩膀,对全班,也像是自言自语地感慨道:“林长青,你的思维……简直不像个高中生。你对结构的这种直觉和洞察力,太惊人了!”

下课后,郑老师特意将林长青留了下来。

“林长青啊,”郑老师的语气比课堂上更加温和,带着长者对优秀后辈的期许,“以你的能力和天赋,只是待在常规的课堂里,可能有些浪费了。有没有兴趣,代表学校,去参加更高级别的比赛?比如,全国高中化学竞赛?”

他看着林长青,眼神灼灼:“那里,会有更多像今天这样的挑战,也会有更广阔的舞台。”

一条更宽阔、更具挑战性的赛道,随着老师的话语,在林长青面前徐徐展开。这,正是他能力的又一次自然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