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在夜色中行驶了很长时间,窗外的景物从城市的边缘逐渐变为完全陌生的荒野。没有人说话,车内只有仪器低沉的运行声。我靠在冰冷的车窗上,疲惫如潮水般涌来,却无法入睡。
不知过了多久,车辆开始减速,最终稳稳停下。眼前出现的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山体隧道入口,但当车辆靠近时,厚重的伪装门缓缓滑开,露出里面灯火通明、充满未来感的巨大空间。
我们到了,“龙组”的某个基地。
车门打开,“玄龟”率先下车。
“欢迎来到‘巢穴’。现在,带李哲去医疗中心,启动‘净化’程序。”
车门滑开的瞬间,一股冰冷、干燥、带着微弱臭氧和金属气息的空气涌了进来,瞬间驱散了车内沉闷的压抑感。眼前的景象,让即便身心俱疲、近乎麻木的我,也不由得瞳孔微缩。
这绝非想象中的秘密军事基地入口那般充满粗犷的工业感。眼前是一条极其宽阔、灯火通明得如同白昼的隧道,穹顶高悬,墙壁是光滑如镜的银白色合金,反射着冷冽的光芒。地面一尘不染,几条不同颜色的引导光带向前方无限延伸,没入视野尽头。
没有嘈杂的人声,只有一种低频率、稳定而深沉的背景嗡鸣,仿佛整座山体内部都沉睡着一头巨大的、呼吸平稳的机械巨兽。空气循环系统无声而高效,温度恒定在令人体最舒适的范围,与外面秋夜的寒凉判若两个世界。
几名穿着与“玄龟”同款深灰色制服、但没有任何肩章或标识的人员早已静候在车旁。他们动作精准划一,眼神锐利而专注,却没有任何多余的表情或好奇的打量,如同设定好程序的机器人,沉默地从那辆白色特种车辆上接下装载着李哲的维生舱,推向隧道深处一个闪烁着绿色十字标识的通道口。
他们的效率高得令人心悸。
“跟我来。”“玄龟”言简意赅,迈步向前。他的步伐沉稳,在这空旷寂静的空间里,脚步声清晰可闻,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
我和顾倾城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难以掩饰的震撼和一丝更深的不安。这里的一切,都透露出一种远超我们认知的、高度秩序化且资源雄厚的实力。加入这样的组织,真的能如我们所愿,找到“躺平”的庇护和复仇的利刃吗?还是说,我们只是从一个小一点的漩涡,跳进了一个更大、更无法挣脱的精密齿轮组?
穿过几条需要“玄龟”视网膜和声纹双重验证的自动气密门,我们被带入一个相对宽敞、布置简洁却充满科技感的房间。与其说是办公室,更像是一个高级别的简报室或医疗观察站。
一面墙是巨大的单向玻璃,外面是忙碌但寂静的医疗中心,我能看到李哲的维生舱已经被安置在一个布满各种复杂仪器的透明隔离舱内,几名穿着严密防护服的人员正在周围忙碌着。
另一面墙则是整块的柔性显示屏,上面正无声地滚动着复杂的生理数据流和三维人体模型,正是李哲的实时监测信息。那些曾经疯狂跳动的曲线,此刻被强行压制在相对平稳的区间,但局部仍不时有危险的红色警报闪烁,显示着情况的严峻。
“坐。”“玄龟”指了指房间中央的几张符合人体工学的座椅。他自己则走到控制台前,快速浏览着屏幕上的数据,偶尔用那种我们听不懂的密码语发出几个简短的指令。
我和顾倾城依言坐下,身体的疲惫如同潮水般再次涌上,但精神却紧绷如弓。我知道,真正的“谈判”和“入门仪式”才刚刚开始。
“李哲先生将立即接受‘净化’程序第一阶段干预。”“玄龟”转过身,面向我们,语气依旧是公事公办的平静,“目标是稳定他的生命体征,抑制纳米虫集群的活性爆发,为后续的‘协议重写’争取时间窗口。成功率,基于现有数据模型推演,约为67.3%。存在神经功能不可逆损伤、免疫系统过度排斥甚至触发集群自毁程序的风险。”
67.3%……冰冷的数字,像手术刀一样切割着我们的希望。但比起之前必死的绝望,这已是天文数字。
“我们需要全程监控。”顾倾城立刻说道,语气带着刑警特有的坚持。
“可以。但仅限于观察区,不得干扰医疗程序。”玄龟点头,没有拒绝,“现在,谈谈你们。”
他的目光依次扫过我们,最后落在我身上。
“沈瑾年医生,顾倾城警官,以及远程协助的吴启明教授。基于你们在‘蜂巢’事件中展现出的特殊价值、应对危机的能力以及……目前无处可去的处境,经‘龙组’高层审议,正式批准你们以‘特聘顾问’身份,编入‘龙组’下属‘第九特别行动组’,简称‘九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