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1章 寒夜羁旅,义助陷车

第1章 寒夜羁旅,义助陷车(1 / 2)

北宋元丰三年,冬。

京东东路,密州地界。

官道两旁,枯败的蒿草在凛冽的朔风中瑟瑟发抖,发出呜咽般的声响。天穹是铅灰色的,沉沉地压将下来,仿佛要将这世间最后一丝暖意也榨取干净。风卷着沙尘与残叶,打着旋,扑在行人脸上,如同细密的冰针,刺得人生疼。

漆匠沈明远紧了紧身上那件半旧的棉袍,将肩上那只沉甸甸的漆箱背带又勒了勒。漆箱是用上好的樟木所制,边角处已被岁月摩挲得油光发亮,里面装着他赖以生存的全部家当——各色生漆、熟漆、金粉、银箔,以及那些他视若珍宝的螺钿碎片、象牙细条,还有一套套功能各异的刮刀、捻子、画笔。箱子的锁扣是黄铜的,刻着简单的缠枝纹,在晦暗的天光下,依旧能反射出一点坚毅的微光。

他年近三十,面容算不得俊朗,却自有一股沉静的气度。长年累月的低头劳作,让他的背脊微微有些前倾,但一双眼睛却格外清明,看人看物时,总带着一种匠人特有的专注与审度。这双眼睛,能分辨出漆液最细微的色泽变化,能捕捉到木纹最隐秘的走向,自然也能在这荒凉的官道上,于一片枯寂中,寻找到那一线生机——前方不远处,清平镇的轮廓已在暮霭中隐隐浮现。

日头挣扎着沉向西山,最后一点余晖如同稀释的胭脂,涂抹在天际线上,吝啬地给予这片大地些许微光。寒气如同无孔的流水,开始从四面八方渗透而来。沈明远估算着脚程,今夜必定是要在清平镇投宿了。他加快了步伐,漆箱随着他的动作,发出轻微而有节奏的“嘎吱”声,里面那些精巧的工具仿佛在相互叩问,催促着主人快些寻个温暖的落脚处。

就在镇口的界碑已然在望时,路旁的一片嘈杂声吸引了他的注意。只见一辆装饰颇为华丽的马车,一个轮子深深陷入了道旁的淤泥沟里,车身倾斜,任凭几名挽着裤腿、冻得面色青白的仆役如何奋力推搡,那包着铁皮的车轮只是在泥泞中空转,越陷越深。车旁,一位身着宝蓝色锦缎长袍、外罩玄狐皮坎肩的中年男子,正急得团团转,不时跺着脚,呵斥着仆役,额上竟在这寒冬天气里沁出了细密的汗珠。那华贵的衣袍下摆,早已溅满了泥点子,显得狼狈不堪。

沈明远脚步略顿。他本可像其他行色匆匆的路人一般,瞥一眼便低头走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然而,看着那几个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却依旧徒劳无功的仆役,再看那掌柜模样的人满脸的焦灼与无奈,他心中那点天生的热忱,还是压过了旅途的疲惫与对未知麻烦的规避。

他轻轻放下肩上的漆箱,置于路旁干燥些的土埂上,这才迈步上前,对着那锦袍男子拱了拱手,声音平和而稳定:“这位员外,莫不是车驾陷住了?可需在下搭把手?”

那男子闻声回头,见是一个风尘仆仆、身着布衣的汉子,肩上虽背着匠人的工具箱,但气度从容,眼神清澈,不似寻常粗鄙之人。他此刻正是病急乱投医,也顾不得许多,连忙回礼,语气急切:“正是正是!唉,流年不利,这该死的路!我乃镇上‘悦来客栈’的掌柜,姓周,名世昌。本要急着送些货物去邻镇,谁承想在这镇口就……这可如何是好!”他指着那深陷的马车,连连叹气。

“悦来客栈?”沈明远心中一动,这倒巧了,正是他原本打算投宿的目标。他不再多言,走到马车陷落处,蹲下身仔细察看。淤泥很深,几乎没过了大半个车轮,而且因为前几日可能下过雨雪,土质松软湿滑,单靠人力硬推,确实难以脱困。他目光扫过四周,落在不远处一堆被遗弃的、似乎是用来修缮房屋的旧枣木椽子上。

“周掌柜莫急,或许有法可试。”沈明远站起身,对周世昌说道,随即转向那几个疲惫的仆役,“几位兄弟,且歇一歇气。劳烦借斧头一用。”

一个仆役将信将疑地将手中的斧头递过。沈明远接过,走到那堆枣木椽子前,挑选了几根质地坚硬的,抡起斧头,噼噼啪啪地劈砍起来。他的动作并不如何迅勐,却极有章法,每一斧落下,都精准地沿着木纹,很快便将椽子劈成了几段一头削尖、尺许长的木楔。

他挽起袖子,不顾泥泞,亲自将木楔搬到车旁,指挥着仆役:“来,将这几块垫在车轮前方,斜着插进去,对,要卡死。这两块,垫在陷下去的这个轮子后面,顶住……”他又让人找来一些碎石,混合着木楔,在车轮着力处铺设。

周世昌在一旁看着,见这漆匠指挥若定,条理清晰,心中不由得升起几分希望,也顾不上身份,亲自上前帮忙搬运石块。

待一切布置妥当,沈明远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对众人道:“诸位,听我口令,待我数到三,便一齐用力向前推。周掌柜,可否让驭手在车上扬鞭策马?”

“自然,自然!”周世昌连忙吩咐车夫。

沈明远站定位置,深吸一口寒气,朗声道:“一、二、三……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