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明天…的大朝会上…朕…需要你们…带领百官…好好地…‘讨论’一下!”
“务必…要讨论出…一个…让所有人都…‘满意’的…结果!”
这话…里的潜台词…再明显不过了!那就是…接!而且…必须要接!现在…不是讨论“接不接”的问题,而是…讨论“怎么接”的问题!而且…还要在明天的朝会上…就形成决议!
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三人…闻言,相互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无奈、一丝…震撼,但…更多的…却是…被皇帝激发出的…那种…属于顶尖谋臣的…斗志与…挑战欲**!
是啊…这固然是一个…天大的难题!但…同样…也是…一个…天大的机遇!一个…足以青史留名、开创前所未有之盛世格局的…巨大功业!
沉默…再次降临。但这一次…不再是绝望的沉默,而是…一种…充满思考与…计算的…沉寂。
良久…房玄龄率先抬起了头,他的眼神…已经恢复了往日的沉稳与睿智。他缓缓开口道:“陛下…若…真要接下…此事。臣…以为…当…分三步走。”
“哦?哪三步?”李世民眼中精光一闪。
“第一步:‘抚’与‘察’’。”房玄龄沉声道:“即刻…派遣一能言善辩、熟知边事的重臣…为钦差,携厚礼,前往契丹王庭。表面…是‘答谢’其归附之诚心,‘安抚’其部众。实则…是要亲眼去看!去摸清…契丹八部…真实的…人口、牲畜、兵力、以及…各部首领之间…的关系与…态度!此…为‘知己知彼’!”
“第二步:‘划’与‘备’。”杜如晦立刻接口,思路已然清晰:“在摸清底细的同时…朝廷…必须立刻开始行动!由户部、工部、兵部…协同!在营州(今辽宁朝阳)、幽州以北…精心挑选一处…水草丰美、地势紧要、但又…相对独立、易于管控的区域!”
“然后…”他的语气加重:“立刻开始调拨粮草、物资!征发民夫!甚至…可以动用将作监新出的水泥…在那里…提前修建几座…坚固的堡垒和…大型的仓廪!同时…从附近府兵中…抽调精锐,组建一支…临时的…‘安抚使’护军!”
“我们要…在契丹人…真正南下之前…”杜如晦目光锐利:“就把‘笼子’…给他们…准备好!把‘粮食’…给他们…备充足!把…‘刀子’…也…给他们…亮出来!让他们…既有盼头,又…不敢有异动!”
“第三步:‘分’与‘化’。”长孙无忌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补充了最关键的一步:“待其部众南下…绝不可…让其…聚族而居!必须…‘分而治之’!”
“可…按其原有部落划分,但…必须打乱其传统的游牧范围!将他们…安置在…不同的草场,中间…最好…有汉人的州县或军镇…作为间隔与…监视!”
“同时…”他强调道:“立刻从国子监、弘文馆选派精通汉话、熟知经义的儒生为‘教化博士’!从各州府选派干练的吏员!深入其部落!”
“教他们说汉话!写汉字!学汉礼!穿汉衣!鼓励…甚至…强制其与汉人通婚!对其贵族子弟…可许以官爵,招入长安‘学习’!”
“总之…”长孙无忌总结道,语气冰冷而坚定:“要用一切手段!在一两代人的时间里…将‘契丹’…这个名字…彻底地…‘化’掉!让他们…从骨头里…认为…自己…就是大唐人!”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原本看似无解的难题…竟然…在这短短的时间内…被他们拆解成了…一个个可以执行的步骤!虽然…每一步…都依然充满艰难,但…至少…已经有了…清晰的方向和…可行的路径!
李世民听着他们的论述,眼中的光芒…越来越亮!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明显!他忍不住…再次…抚掌大笑起来:
“好!好!好!”
“不愧是朕的…房谋杜断!不愧是…朕的…无忌!”
“就…按你们说的办!”他猛地一拍龙案,斩钉截铁地说道:“立刻…草拟一个详细的章程!明天…朝会之上…朕…亲自…来唱这出…‘戏’!”
“朕…倒要看看…”他的目光投向窗外,仿佛已经看到了明天朝堂上的风起云涌:“还有谁敢…阻拦朕…纳这契丹入我大唐版图!”
御书房内,烛火摇曳,将四位大唐最高决策者那兴奋而又凝重的身影…长长地投射在墙壁上。一个注定将改变无数人命运、也将深远影响大唐国运的…重大决策…就在这个深夜…悄然…成型。而明天…的朝会…必将…又是一场…惊涛骇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