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水忆起大哥带他们去什刹海滑冰的趣事;何大清抚着花白的胡须,说起何雨阳儿时就能把收音机拆了重装的聪慧。
说到在羊城工作的何卫国,何雨阳取出随身携带的照片:“卫国在那边很好,负责的招商项目很有起色。”
照片上穿着白衬衫的年轻人站在广交会展厅前,意气风发。何大清戴上老花镜端详良久,连连点头:“孩子们都出息了,都好。”
酒过三巡,夕阳给庭院镀上一层金辉。老槐树的影子渐渐拉长,斑驳地投在青砖地上。
何雨阳望着这熟悉又陌生的院落——西厢房窗棂上褪色的剪纸,东墙角那口养着锦鲤的大缸,都与记忆中的画面重叠。
他忽然想起在香港的无数个夜晚,站在太平山顶眺望北方时心中涌起的怅惘。
“大哥尝尝这个。”何雨水端来一碗杏仁茶,“按您小时候的方子做的,多加了桂花蜜。”温热的瓷碗捧在手中,甜香沁人心脾。
这一刻,他真切地感受到:无论走过千山万水,尝过多少珍馐美味,最眷恋的永远是这四合院里的家常滋味。
暮色渐浓,屋檐下的大红灯笼次第亮起。
女人们收拾着碗筷,男人们泡上浓茶继续闲话家常。孩子们在院子里追逐嬉戏,清脆的笑声惊起了歇在屋脊上的鸽子。
何雨阳与弟弟妹妹坐在海棠树下,月光如水银泻地,将三人的影子融在一处。
“以后每周都回来吃饭。”何雨柱给大哥续上茶,“我研究了几道新菜式,保准您没吃过。”
何雨阳望着弟妹关切的目光,心底最柔软的地方被触动。
在香港商界,他是雷厉风行的陈先生;可在这里,他永远是那个需要被弟弟妹妹惦记的大哥。
他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文件:“我打算在北京设分公司,以后能常回来了。”
何大清在藤椅上假寐,听着儿女们的对话,嘴角浮起欣慰的弧度。
这个经历了太多离乱的老人,此刻终于品出了圆满的滋味。
夜深了,送别了街坊邻居,四合院重归宁静。
何雨阳站在院中,仰望满天星斗。春夜的微风拂过脸颊,带着海棠花的清香。他想起白日在厨房看见的一幕。
何雨柱一边翻炒着锅里的菜,一边悄悄用袖子擦拭眼角。这个看似粗犷的汉子,把几年的思念都化作了灶台上的千滋百味。
东厢房里,何雨阳媳妇儿正给女儿铺床。趴在窗前看月亮:“妈妈,今天的月亮真圆啊。”
“因为今天是团圆的日子。”何雨阳媳妇儿轻抚女儿的头发,“以后我们会经常在这里看月亮。”
正房里,何大清摩挲着老伴的相框,轻声絮语:“孩子们都回来了,你在那边放心吧。”
这个寻常又不寻常的春日,这座历经沧桑的四合院,见证了太多悲欢离合。
而今,暖意重新在青砖灰瓦间流淌,一如院中那株老海棠,历经寒冬后绽放出新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