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兆尹府衙也挑选了一批机敏的衙役配发此车。
骑着自行车的巡捕,巡视范围更广,反应更为迅捷,尤其利于在复杂街巷中追踪、围堵,对维护京畿治安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百姓们常见到身着公服、腰挎佩刀的衙役,骑着自行车如风般掠过,既感新奇,又觉安心。
甚至皇宫大内,也悄然出现了一批特制的、装饰更为简朴但工艺毫不逊色的“宫用版”自行车,供负责在各宫殿间传递紧急文书、运送小件御用物品的内侍使用,严格规定了行驶路线,但也极大提升了宫内事务的处理效率。
这些穿梭于帝都各个角落的“铁马”,以其前所未有的形态和实用性,迅速成为了街头巷尾最热门的谈资。
初始,是纯粹的好奇与围观。
“快看!俩轱辘!人蹬着就跑!神了!”
“这玩意儿不会倒吗?瞧着可真悬乎!”
“比马车小巧,比走路快,真是好东西啊!”
紧随其后的,便是汹涌的需求与敏锐商机。
嗅觉灵敏的商贾们立刻意识到其中蕴含的庞大市场,纷纷动用关系,打听这“神车”的来历、产量与售价。
而京中的达官贵人、富家子弟,则将其视为最新的时尚玩物与便捷代步工具,竞相托人情、走门路,欲先得为快。
面对这意料之中的热潮,贺归轩与林宥霆在仔细权衡后,定下了“官营核心,授权协作,稳步放开”的策略。
由“御制车舆坊”牢牢掌握核心部件齿轮、链条、轴承、刹车系统的生产与质量标准。
同时,授权几家背景可靠、技艺扎实的民间大工坊,依照颁布的严格图纸和用料标准,生产车架、车轮、座垫等非核心部件。
最后,所有部件运回“御制车舆坊”进行统一组装、严格质检,并贴上“天启·凤鸣”的铭牌,方可上市销售。
首批限量五百辆面向民间发售的自行车,在京城特意规划的“格物商贸区”进行。
尽管售价高达八十两白银,引得寻常百姓咋舌,但对于豪商巨贾、权贵之家而言,不过是九牛一毛。
发售当日,商贸区人山人海,五百辆车在开门后不到两个时辰便被抢购一空!
未能购得者扼腕叹息,已购得者则得意洋洋,跨上车在街市上骑行炫耀,引得无数羡慕目光。
拥有“天启·凤鸣”自行车,迅速成为了身份、财富与紧跟潮流的象征。
铁轮滚滚,不仅开始重塑城市的出行方式,更悄然催生着新的产业链、运输模式乃至消费文化。
一股名为“工业革命”的熹微晨光,正投射在这古老帝国的地平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