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有限的合作框架
经过长达十小时的艰苦谈判,在共同的、巨大的生存压力下,与会各方最终艰难地达成了一个极其有限、但具有历史意义的“团结号”初步共识:
信息共享机制:成立一个绝密的、仅限于航天机构首脑和极少数指定科学家参与的“深空威胁评估联合工作组”。初期,各方仅就无法用自然现象解释的、可能指向地外智能的深空信号和物理异常数据进行有限共享和交叉验证。所有数据经过去标识化处理,确保来源保密。
技术接触禁忌:共同承诺,在未经过联合工作组评估并获得全体一致同意前,任何一方不得主动向已确认的疑似地外信号源发送任何形式的、包含地球坐标和文明技术水平的详细信息。接触必须极度谨慎。
危机沟通热线:在各国最高军事指挥中心之间,建立一条专用于地外危机预警的、最高优先级的量子加密热线,避免因误判导致在紧急情况下发生人类内部冲突。
科学合作探索:支持在严格保密前提下,开展不涉及核心军事技术的、纯科学的联合深空探测任务,例如共同建造下一代深空观测平台,以提升人类整体的“视力”。
现状维持:明确此次会议及共识不改变各方在地球和近地空间的现有竞争关系和利益格局。合作仅限于应对“潜在的、共同的、外部的”生存威胁。
五、脆弱的希望
会议结束时,没有握手,没有联合声明。代表们沉默地依次离开,返回各自的飞船,仿佛一切从未发生。但每个人心中都清楚,人类文明的内部政治,已经因为一个外部变量的出现,而发生了微妙却不可逆的改变。
中国特使在返回舱内,对身边的助手低声说:“这是一小步,但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步。我们第一次因为恐惧而非友谊,坐在了一起。这根绳索如此纤细,不知能否承受未来的风浪。”
六、无声的基石
“团结号”秘密会议的内容被列为最高机密,尘封在极少数人的记忆中。但它如同在黑暗的森林中,几个互相猜忌、甚至随时准备拔枪相向的猎人,因为同时听到了远处传来的、不明巨兽的低沉喘息,而暂时达成的、心照不宣的停火默契。
这份默契脆弱得不堪一击,但它毕竟存在了。它为人类文明应对可能到来的风暴,埋下了一颗微不足道、却至关重要的种子——合作的种子。尽管这种合作源于最深层的恐惧,且充满了猜忌与保留,但它标志着人类终于开始尝试以一个整体的视角,来审视自己在宇宙中可能面临的共同命运。
星空依旧沉默,但在这沉默之下,人类内部一道细微的裂缝,似乎被一道来自深空的外部光芒,勉强地、暂时地粘合了。未来如何,无人知晓,但至少,人类没有坐以待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