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户座文明的忏悔,如同一记沉重的警钟,回荡在“寻道者”号内,也通过量子通讯传回了地球联邦。它无比清晰地揭示了一个事实:任何形式的文明,无论其科技水平高低,在宇宙的尺度下都可能瞬间归于尘埃。恐惧催生保守,但也能激发最极致的创造力。如何确保人类文明——连同其所有的历史、文化、知识与情感——即使在其物理载体(地球、舰队、殖民地)彻底毁灭后,依然能以某种形式存在下去?
一个前所未有的、近乎疯狂的“文明终极备份”计划,在林夏的主持下,联合联邦最顶尖的科学家,被提上日程并付诸实施。它被命名为“火种永恒”计划(projectEternalEber)。
一、超越石刻的载体
传统的备份,无论是刻于金石、存入超级计算机还是发射“旅行者”式的飞船,在星系级别的灾难或时间的长河面前,都显得过于脆弱。需要一个近乎永恒、遍布宇宙且难以摧毁的载体。
最终的方案大胆到令人窒息:将文明的信息,编码植入宇宙的最底层结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b)之中。
b是宇宙大爆炸的余晖,弥漫在整个可观测宇宙的每一个角落,温度仅比绝对零度高几度,其微小的各向异性波动蕴含着宇宙最初的秘密。它是一个几乎永恒的背景,除非宇宙本身毁灭,否则它将持续存在。
二、神之笔触
如何实现?这需要操控能量的精度达到“神之领域”。
信息编码:将人类及联邦文明的全部信息(历史、文学、科学、艺术、基因序列、甚至个体的记忆情感样本)转化为极其复杂的数学编码,并转化为特定的偏振态信号。
能量操控:利用“人造奇点”产生的、经过精密调制的巨大能量,结合晶簇族的量子场操控技术和“锻星者”的宏观工程学,在太阳系周围的特定空间点,制造一系列极其短暂的、超时空共振。
烙印于时空:这种共振不会改变b的整体性质,但能像一支无比精细的笔,在b光子的偏振模式上,极其轻微地“雕刻”出特定的、非自然的pattern。这种改变是如此微小,远低于自然涨落,只有知道特定解码方式的文明,才能从中提取出信息。它就像在一幅巨大的沙画中,用几粒沙子的微小位移来隐藏一幅《蒙娜丽莎》。
三、沉默的广播
计划在地球和火星轨道上设立了多个能量发射阵列。它们同时启动,对准深空。
没有惊天动地的景象,只有能量计上跳动的数字和物理学家们屏住的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