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世子去哪了? > 第254章 秦衡州

第254章 秦衡州(2 / 2)

大将军慵懒地了一声,仿佛在回应他的话。车外风雨如晦,车内却难得地保持着一方安宁。只是李华心中明白,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恐怕会打乱原本就紧张的行程安排。

当李华的车驾在泥泞中缓缓驶入陇城府时,彭启丰早已先行一步,将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官署衙门内外灯火通明,仆役们正忙着最后洒扫,连檐下的青石板都被冲刷得一尘不染。

李华踩着刚铺好的毡毯走进正堂,目光扫过收拾得窗明几净的屋子,微微颔首。他转头对侍立在侧的段炜吩咐道:

“去熬几大锅姜汤,加些大枣。让仪仗里的人,不论是宫女内侍还是锦衣卫、武骧卫的将士,都喝上一碗暖暖身子。”

段炜领命而去,很快后厨便传来锅碗瓢盆的响动。不多时,浓郁的姜香便弥漫在整个官署内外。

衙门外,浑身湿透的武骧卫还坚守在雨中。当热腾腾的姜汤送到面前时,这些铁打的汉子都不禁动容。有人捧着粗糙的陶碗,借着蒸腾的热气悄悄抹去眼角的湿润。

后院女眷住处,宫女们捧着姜汤的手微微发颤。她们没想到,在这等狼狈时刻,殿下竟还记挂着她们这些下人的冷暖。

姜汤的暖意尚未在四肢百骸间完全化开,彭启丰便从张恂口中得知,这细致入微的体恤竟是出自殿下之命。他独立廊下,望着院中那些捧着陶碗、面露感激的军士与宫人,花白的眉毛难以自抑地微微颤动。方才殿下在面对不得不舍弃的辎重时,那一声焦灼而果决的“不要了!都不要了!”犹在耳畔,此刻却又展现出如此迥异的仁厚心肠。这位未来的天子,其心思之复杂难测,让他这位老臣越发感到迷茫。

他深吸了一口带着湿冷雨气的空气,将空碗递给随从,整理了一下犹带潮气的官袍,穿过水珠滴答的连廊,径直前往李华临时的居所。

“彭阁老来了,”李华正怀抱着“大将军”,有一下没一下地抚摸着,见彭启丰进来,语气还算平和,“栗嵩,给彭阁老看座。”

栗嵩利落地搬来一把梨花木椅,恭敬地请彭启丰坐下。

彭启丰并未寒暄,径直切入正题,语气凝重:“殿下,雨势稍歇,我们便需即刻动身。”

“哦?”李华抬起眼,手停在猫背上,“为何如此急切?莫非京中有变?”

“非是京中有变,乃是朝廷制度如此。”彭启丰面色肃然,“藩王无故不得相会,此为祖制。此番我等滞留陇城府,虽事出有因,终究已属违制。若久留不去,恐惹来非议,徒增麻烦。为免落人口实,必须尽快离开。”

李华听罢,非但没有紧张,反而向后靠了靠,神情略显松弛:“诶呦,彭阁老,你既也说了是‘事出有因’,天灾骤临,道路断绝,乃是不得已而为之。既然已经违制,又何必急在这一时半刻?”

彭启丰眉头紧锁,正要进一步劝谏,却听李华话锋一转,忽然问道:“这陇城府,是谁的封地?按辈分,我该称他什么?他治下的百姓,日子过得如何?”

这一连三问,尤其是最后关乎民生的探询,让彭启丰猝不及防,心中顿时涌起一阵难以言喻的惊喜。难道殿下虽言行不羁,内心深处却怀有体察民瘼的仁君之念?此问颇有仁宗皇帝遗风!他强行压下心头的激动,依旧维持着臣子的本分,谨慎而恭敬地答道:

“回殿下,陇城府乃瑞王殿下的封地。瑞王是仁宗皇帝的幼弟,按辈分,您当称其一声叔祖。就老臣所知,朝廷近年来并未见有弹劾瑞王的奏章,想来……其治下百姓,应尚可安生。”他言语间有所保留,未敢妄下断语,但神色间已不自觉地带上了几分期许。

李华听罢,眉头微蹙,手指无意识地轻叩桌面:“唉呀!这怎么能行呢?”他怀中的“大将军”似乎被这突然提高的声调惊动,耳朵警觉地转动了一下。

“岂能单凭没有弹劾奏折,就断定一位藩王治理有方、百姓安乐?这未免太过……敷衍,对敷衍!”他像是终于找到了确切的词,语气带着明显的不认同,“栗嵩,去请本地知府过来,我要亲自问话。”

“是,奴婢即刻便去。”栗嵩躬身领命,快步退了出去。

彭启丰眼见话题被越带越远,心中焦急,下意识想要伸手阻拦栗嵩,却被李华一个眼神制止。

“彭阁老,”李华语气缓和下来,带着几分不容拒绝的意味,亲自又盛了一碗热气腾腾的姜汤递过去,“秋雨寒凉,再饮一碗驱驱寒气吧。”

彭启丰看着眼前氤氲着热气的汤碗,又望了望殿下那看似随意却坚定的神色,深知再劝也是徒劳。他只得双手接过碗,所有未尽之言最终化作一声充满无奈的长叹: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