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天,红枣味的五万包全部生产完成,物流部分别发往电商平台和超市。电商平台运营经理发来消息:“老板,红枣味已经上架,刚上线就卖了八千包,反馈很好,要不要再产三万包?”
“先不用,看看这五万包的销售情况,下周再决定。”阿澈回复。
这时,老林来汇报:“老板,新生产线的效率比预期的还高,现在每天产能能到六万五千包,比之前预计的多五千包。”
“太好了,这样更不用担心订单接不下了。”阿澈说,“欧洲的订单明天开始生产,一定要保证质量,不能出任何问题。”
“放心,已经跟生产部和品控部交代好了,每一批都会严格检测。”老林说。
下个月一号,欧洲的十一万五千包订单正式开始生产。三条生产线同时运转,新生产线生产豪华组合装,两条老生产线生产常规款。老林每天都在车间盯着,随时汇报进度。
第二天,低糖版红枣味的试销反馈回来了,大部分客户说:“低糖版更健康,适合长期吃,希望尽快上架。”
阿澈让研发部主管:“安排批量生产,先产三万包,下个月中旬上架。”
“好,我这就跟生产部对接。”主管说。
第五天,韩国的五万包订单开始生产。老林来汇报:“老板,韩国的订单已经开工,预计十天后完成,十五号前能发货。”
“好,注意包装,韩国的货要符合当地的标签要求。”阿澈叮嘱。
第十天,韩国的五万包订单顺利完成,物流部当天就安排发货。欧洲的订单也生产完成了七万包,剩下的四万五千包预计五天后完成。
老林来汇报:“老板,欧洲的订单进度没问题,十五号前肯定能发货。东南亚追加的五万包榴莲味订单,我们已经备好了原料,等欧洲订单完成就开始生产。”
“可以,东南亚的订单二十号前发货,时间很充裕。”阿澈说。
当天下午,连锁零食店的张总打来电话:“阿澈老板,追加的两万包新品已经收到了,卖得非常好,现在门店又断货了,能不能再追加一万包?”
“可以,等东南亚的订单生产完就安排,大概十天后发货。”阿澈说。
“太好了,麻烦你了。”张总说。
第十五天,欧洲的十一万五千包订单全部生产完成,物流部当天就安排发货。马克先生收到发货通知后,发来消息:“太感谢了,你们的效率真高,以后会继续加大订单。”
阿澈回复:“合作愉快,有任何需求随时说。”
当天下午,东南亚追加的五万包榴莲味订单正式开始生产。老林来汇报:“老板,榴莲味已经开工,每天产一万包,五天就能完成,完全赶得上二十号的交货期。”
“好,确保口味统一,别出问题。”阿澈说。
这时,老李进来汇报:“老板,新订的小麦、芝士、榴莲果肉都已经到货,入库完成。低糖版红枣味的原料也订好了,随时可以生产。”
“好,原料充足就好。”阿澈说。
第三天,低糖版红枣味的三万包开始生产。老林来汇报:“老板,低糖版红枣味已经开工,预计四天后完成,下个月中旬能按时上架。”
“好,让品控部严格检测,确保低糖标准达标。”阿澈说。
第五天,东南亚的五万包榴莲味订单顺利完成,物流部当天就安排发货。经销商收到发货通知后,发来消息:“感谢及时发货,我们已经做好了销售准备。”
阿澈回复:“祝销量大卖,有任何问题随时沟通。”
当天下午,连锁零食店追加的一万包新品开始生产。老林来汇报:“老板,这一万包预计三天后完成,十天后能按时发货。”
“好,没问题。”阿澈说。
晚上,阿澈整理了一下近期的订单情况:欧洲十一万五千包,韩国五万包,东南亚五万包,连锁零食店追加三万包,红枣味五万包,低糖版红枣味三万包,年货礼盒一万五千套。所有订单都在顺利推进,没有出现任何延误。
他拿起笔记本,写下接下来的计划:跟进低糖版红枣味的生产进度,确保下个月中旬上架;关注红枣味和低糖版的销售情况,及时补货;对接马克先生,了解欧洲市场的销售反馈;研发部可以开始研发下一款新品,比如核桃味,针对养生人群;新生产线稳定后,优化原料采购流程,降低成本。
刚写完,玲玲发来消息:“老板,电商平台发来消息,红枣味已经卖了三万包,剩下的两万包估计一周内就能卖完,要不要提前生产补货?”
阿澈看着消息,回复:“订,让生产部在连锁零食店的一万包订单完成后,生产五万包红枣味补货,确保不缺货。”
放下手机,阿澈走到窗边。外面已经黑了,工厂里的灯火依旧明亮,三条生产线都在正常运转。他知道,订单还会继续来,但只要保持现在的节奏,把每一个细节做好,公司就能稳步发展。
第二天一早,阿澈刚到办公室,老林就发来消息:“老板,连锁零食店的一万包新品订单已经生产完成,现在开始生产红枣味的五万包补货订单,五天就能完成。”
阿澈回复:“好,辛苦大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