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影阁风云:寒刃破局 > 第24章 淮安码头的新日子

第24章 淮安码头的新日子(1 / 2)

到淮安时,正赶上漕帮新码头开张。码头上挂着红灯笼,一串一串的,风一吹晃悠得厉害。漕帮的人穿着新做的蓝布衫,见了沈砚之就喊“先生”,客气得不行。

七舵的老六迎上来,胳膊上还缠着绷带——上次在画舫被箭划伤的。“沈先生,可把你们盼来了!新码头的石碑立起来了,上面刻着三哥的名字。”

阿澈顺着他指的方向看,码头尽头立着块大石碑,“漕帮七舵英烈碑”几个字刻得挺深,赵老三的名字排在第一个。旁边摆着香炉,插着三炷香,烟慢悠悠往上飘。

“总舵主死了,血楼的余党也抓得差不多了。”老六领着他们往仓库走,“朝廷下了旨,说漕帮护漕有功,以后淮安的漕运,让咱们多管着点。”

仓库里堆着新到的粮袋,上面印着“官粮”两个字。苏文伸手摸了摸,粮袋缝得挺结实:“这些是往北疆运的吧?李将军那边等着用呢。”

“可不是嘛。”老六递过来账本,“苏小哥要是不嫌弃,就帮咱们看看账?以前的账房先生被血楼的人杀了,正缺个懂行的。”

苏文翻开账本,眉头皱起来:“这里的数字不对,入库和出库对不上。”他从怀里摸出算盘,“噼里啪啦”打起来,手指快得像小锤子。

阿澈和阿竹溜出去看码头。脚夫们扛着粮袋往船上搬,喊着号子,声音震得水面都动。阿竹指着艘新船:“那船真大,比上次在七星码头见的还大!”

船老大听见了,咧嘴笑:“这是赵知府特批的,装得多,走得稳,以后去北疆就靠它了。”他往阿澈手里塞了个苹果,“尝尝,刚从山东运来的。”

阿澈咬了口苹果,甜津津的。正看着,就见沈砚之跟个穿官服的人走过来,那人留着山羊胡,手里拿着个卷轴。

“这位是淮安的新知府,王大人。”沈砚之介绍道,“王大人说,要给你们三个请功。”

王大人打开卷轴,上面写着“忠义可嘉”四个大字,盖着朝廷的红印。“阿澈、阿竹、苏文,你们破了血楼的案子,护了漕运,朝廷赏你们白银五十两,还能选个差事做。”

阿竹赶紧摆手:“我们不要银子,就想跟着漕帮做事。”

王大人笑了:“那好办。漕帮缺个管船的,阿竹姑娘懂水性,正好合适。苏小哥会算账,就当账房先生。阿澈嘛……”他看了看阿澈背上的枪,“赵知府说你枪法准,不如去驿站当个驿丞,管着往来的公文,也算为朝廷效力。”

阿澈摸着枪杆,心里有点犹豫。他想跟着沈砚之,可又觉得驿丞的差事不错。

沈砚之拍了拍他的肩膀:“去不去都行,自己拿主意。要是想走南闯北,漕帮的船随时带你走;要是想安稳,驿丞的差事也踏实。”

正说着,码头上突然一阵欢呼。阿澈抬头一看,是秦远山回来了!他骑着匹黑马,穿着北疆的军服,肩上多了块银牌——那是军功章。

“秦大哥!”阿竹跑过去,差点被门槛绊倒。

秦远山跳下马,把阿竹扶起来:“慢点跑,别摔着。”他从包里掏出个木雕,是只小兔子,“给你的,北疆的木匠刻的。”

阿竹接过木雕,眼睛亮得像星星。

秦远山又拿出个荷包,递给苏文:“这里面是银票,够你重建绸缎庄的。李将军说,你爹当年是被血楼诬陷的,朝廷已经平反了。”

苏文捏着荷包,手直抖:“真的?我爹的冤屈……”

“真的。”秦远山拍他的背,“以后好好做账房,别让人再欺负了。”

最后,他从怀里摸出个铁盒子,递给阿澈:“这里面是子弹,配你那把枪的。记住,枪是用来护人的,不是用来杀人的。”他压低声音,“总舵主的余党还有几个在逃,可能会找你麻烦,自己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