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流穿梭的中关村大街,曾经的第三极书局大楼现在的“昊天研究院”。
楼道里略显拥挤,办公室和实验室的布局紧凑而高效,充满了创业公司般的蓬勃朝气。
许昊在张维的陪同下,穿过挂着各种技术图纸和白板的走廊,来到一间堆满电路板、示波器和3d打印外壳的实验室。
项目核心成员,几位年轻的工程师,正围着一个圆柱形的塑料原型机紧张地调试着。
“许董,这就是我们搞出来的‘小昊’音箱,工程样机!”
一个戴着黑框眼镜、头发有些凌乱的年轻工程师,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介绍道。
他叫李文,是语音识别小组的负责人。
许昊拿起那个略显粗糙的样机,入手很轻。
“小昊?名字挺亲切。试试看?”
李文立刻清了清嗓子,对着音箱字正腔圆地说:
“小昊小昊,今天天气怎么样?”
音箱顶部的LEd灯带闪烁了几下,一个合成的女声响起:
“海淀区,晴,气温零下二度到五度。”
“播放一首周杰伦的歌。”
音箱开始播放《七里香》的副歌部分,音质尚可,但能听出压缩感。
“设定明天早上七点的闹钟。”
“已为您设定明早七点闹钟。”
演示完毕,李文和团队成员们都眼巴巴地看着许昊,像等待老师点评的学生。
许昊没有说话,只是用手指轻轻敲了敲音箱的外壳,发出“叩叩”的轻响。
他沉吟了片刻,目光扫过在场这些充满干劲的年轻人。
“不容易。”
他先肯定了一句,让众人松了口气,
“从无到有,能听懂人话,还能执行指令,你们做了大量的工作。”
但他话锋随即一转,语气带着引导而非批评:
“不过,李文,你刚才和它说话的时候,像不像在对着一个……听力不太好、还有点死板的新兵下命令?”
李文愣了一下,随即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是有点……得说得很标准,它才听得懂。”
“对啊,”
许昊笑了,把玩着样机,
“我们想要的,不是一个需要你正襟危坐、字正腔圆去下达指令的机器。我们想要的,是像一个朋友,或者一个聪明的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