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催婚(1 / 2)

他抬眼,对上赵玉茹挑衅的目光,又看向不远处那位脊背挺直、眼神清冷倔强的苏晚晴。

她方才那番关于“寒门前途”的言论,虽是利用他挡枪,却也未尝没有一丝不愿向世俗低头的风骨。

他心中瞬间明了,这位苏小姐处境艰难,却仍在试图用自己的方式反击。

在众人瞩目下,陈耀祖并未如赵玉茹所愿那般对苏晚晴评头论足,或感到被冒犯。

他上前几步,走到双方之间,先是对着赵玉茹从容一揖,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

“这位小姐,在下窃以为,于大庭广众之下,对一位官家千金妄加非议,非君子所为。女子声誉重于千金,岂可轻辱?”

他不等赵玉茹反驳,目光转向苏晚晴,依旧是平和的神态,言语间却透着一份尊重与智慧:

“至于苏小姐……择婿观人,重品性才干而非门第虚名,此乃慧眼独具,何来不耻之说?

况且,退婚之事,内情如何,外人岂能妄断?小姐能坦然处之,已是难得气度。”

他这番话,既驳斥了赵玉茹的无礼,又巧妙地将苏晚晴那番“狂言”拔高到了“慧眼识人”的境界。

更暗指退婚或有隐情,保全了苏晚晴的颜面。

言辞不卑不亢,既守住了自己的立场,又无形中狠狠回击了赵玉茹的挑衅。

赵玉茹被他这番义正辞严又滴水不漏的话堵得面色涨红,一时竟找不到话反驳。

只能狠狠瞪了两人一眼,在周围人异样的目光中,带着满腔怒气,灰溜溜地快步离去。

一场风波,因陈耀祖的介入而骤然平息。

苏晚晴站在原地,看着那位青衫学子从容化解了困局,维护了她的尊严,心中波澜微起。

她本以为这书生会恼怒她的利用,或怯于赵玉茹的权势而默不作声,却没想到他竟有如此风骨与急智。

她走上前,敛衽一礼,清冷的嗓音比方才柔和了些许:“方才情急,言语若有唐突,望公子海涵。多谢公子出言相助。”

陈耀祖拱手还礼,神色坦然:“小姐不必客气,路见不平,仗义执言,本是读书人分内之事。

在下,偶经此地,打扰了小姐雅兴,这便告辞。”

他并未多言,也未借此攀谈,只是礼貌性地报了姓名,便微微颔首,转身潇洒离去,青衫背影很快隐没于绯色桃林深处。

苏晚晴望着他消失的方向,指尖无意识地捻着裙角,唇边掠过一丝极淡、连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弧度。

这次充满火药味与意外的初逢,如同一道独特的光,照进了她因退婚而阴霾密布的心境。

一个不惧权势、明辨是非、且似乎……颇有见识的寒门学子。

或许,这京城,并非她所想的那般全然无趣。

时光荏苒,就在陈耀祖埋首苦读,苏晚晴因桃林一事对那青衫学子悄然上心。

暗中打听其“解元”功名与凌州治水事迹而暗自惊叹之时,陈府之内亦是喜事连连。

姚宗胜与陈悦瞳,一个英武果决,一个医术精湛、性情爽利,两人在朝夕相处与共同经历中早已情愫暗生,在两家长辈乐见其成下,正式订下婚约,只待佳期。

而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陈家五姐陈皎月的亲事也有了着落,好巧不巧,竟是隔壁国子监刘祭酒家的小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