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相谈甚欢(1 / 2)

书房内陈设极为简单,靠墙是顶天立地的书架,塞满了各种书籍卷宗,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书卷和墨香。

临窗一张宽大的书案,上面堆满了图纸、笔墨和测量工具。

一位身着半旧藏青棉袍、须发皆白、面容清癯的老人,正放下手中的笔,抬起头,目光如电,瞬间便落在了走在最前面的陈耀祖身上。

陈耀祖也在这一刻,看清了多年未见的恩师。

比起记忆中,秦老的面容确实苍老了许多,皱纹如同刀刻,记录着岁月的风霜与操劳。

但他的腰杆依旧挺得笔直,那双眼睛,虽眼角布满细纹,却依旧清澈、锐利,仿佛能洞穿人心,看透山河脉络。

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与酸楚涌上心头,陈耀祖快步上前,在书案前撩袍便拜,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

“学生陈耀祖,拜见老师!多年未见,老师一切安好?”

王富贵和姚宗胜也紧随其后,恭敬行礼:“晚辈王富贵\/姚宗胜,拜见秦老大人!”

秦鸿没有立刻让他们起身,而是仔细地、久久地端详着陈耀祖。

几年光阴,当初那个带着几分青涩稚气的孩童,已然长成了身姿挺拔、眉目沉静、气度初成的少年。

他眼中闪过一丝满意的光芒,这才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和:

“起来吧,都起来。老夫还没老到需要你们一直跪着说话。”

三人这才起身,垂手恭立。

秦鸿目光扫过王富贵和姚宗胜,最后又落回陈耀祖身上,指了指旁边的椅子:“

秦鸿目光扫过王富贵和姚宗胜,最后又落回陈耀祖身上,指了指旁边的椅子:

“坐。别拘束。耀祖,你这孩子,到了京城,进了国子监,也不早点来见老夫,是怕老夫管束你,还是觉得翅膀硬了,用不着老夫了?”

这话带着几分调侃,却也有一丝真实的埋怨。

陈耀祖连忙躬身道:“老师明鉴!学生绝无此意!

学生深知老师回京,必然事务繁忙,应酬众多,学生不敢贸然前来打扰,更不愿让他人误会学生是借师生之名行钻营之事,玷污了老师清誉。

故而等到年关稍闲,才敢递帖拜见。

学生心中,无一日不感念老师昔日教诲之恩!”他说得情真意切,眼神坦荡。

秦鸿闻言,脸色缓和了许多,哼了一声:“算你小子还有点良心,考虑得也算周全。”

他话锋一转,直接切入正题,“信里说得终究简略。

说说吧,在国子监这几个月,感觉如何?学问可有进益?尤其是水利一道,可有什么新的想法或疑难?”

他没有寒暄客套,一开口便是学问,这正是他的一贯风格。

陈耀祖知道这是考较,也是交流的机会,他略一沉吟,便将从沈文渊博士处探讨的关于水流力学的一些粗浅想法。

结合自己前世的知识,以及近期研读前朝水利典籍的心得,娓娓道来。

他并非卖弄,而是真正将秦老当作可以深入探讨的师长。

“……学生近日重读《河防通议》,对其中所载‘分流杀势’之法略有疑惑。

此法固然能缓解主河道压力,但若分流渠道设计不当,或遇上特大洪水,分流口极易被冲毁,甚至可能引发新的险情。

学生以为,或可借鉴前朝隐士所提‘束水冲沙’之理念,在特定河段,通过巧妙构筑堤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