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见秦老(2 / 2)

陈耀祖并未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问住,他抬起头,目光坦诚,毫不避讳地直言:

“回秦老的话,学生听闻老大人于水利一道,堪称国朝泰斗。

学生对此偶有兴趣,日前虽侥幸对清丰县水患略有浅见,然深知所学不过皮毛,犹如管中窥豹。

今日得见泰山,不敢求其他,唯盼老大人能于水利学问上,对学生稍加点拨,学生便感激不尽,受用终身!”

他这番话,既表明了来意,捧了对方,又显得真诚而不贪心。

秦鸿闻言,不由哈哈大笑起来,笑声洪亮,惊起了亭边几只水鸟。

“好,好,好!不绕弯子,直抒胸臆,老夫喜欢!”

他笑罢,眼神却微微锐利起来,“不过,小家伙,想让老夫指点,可没那么容易。老夫的学问,不是什么人都能听懂的。”

陈耀祖心道“来了”,神色愈发恭敬:“学生不敢奢求,但请老大人考教。

若能得闻一言,便是学生之幸;若学生愚钝,不堪造就,亦绝无怨言。”

秦鸿满意地点点头,他就喜欢这种有分寸、知进退的态度。

他略一沉吟,决定不再试探,直接抛出了一个极其专业且刁钻的问题,这甚至不是纸上谈兵能解决的。

涉及到了复杂的水流动力学和泥沙淤积的实际经验:

“嗯…那你且说说,若遇大河主干道与分流渠口泥沙淤积迥异,主干道淤积以粗砂为主,分流口反而细沙淤塞严重,导致分流不畅,主河道压力倍增,堤防危殆。

此等情况,当如何研判根源,又该如何施策疏浚?切记,工期紧迫,人力物力有限。”

这个问题一出,亭内的空气仿佛都沉重了几分。

这简直是一上来就扔王炸,连半点缓冲的余地都不给!姚海峰若是在此,恐怕也要冷汗直流。

秦鸿这么做自有道理:既然这孩子能解决清丰县的问题,水平定然不差,问些基础问题纯属浪费时间。

不如直接探其深浅,看看他到底有多少斤两。是真金,就不怕火炼。

陈耀祖的确被难住了。

这问题远超他前世零星所知和今生书本所学的范畴,涉及到了极其专业的领域。

他眉头紧锁,陷入了长时间的沉思,脑中飞快地检索着有限的知识储备,尝试结合基本原理进行逻辑推演。

秦老也不催促,自顾自地斟茶,慢饮,仿佛在享受这考较的过程。

良久,陈耀祖才缓缓抬起头,眼神明亮却带着一丝不确定:

“回秦老,学生浅见,此等现象根源或在于‘水力分选’。”

“哦?水力分选?细细说来。”秦鸿眼中闪过一丝极细微的讶异,这个词可不是寻常蒙童能知道的。

“学生妄测,”陈耀祖谨慎地组织语言,“河水流动,流速不同,携带泥沙的能力也不同。

主流道水量大,流速快,故能携带包括粗砂在内的较重颗粒;

而分流渠口,水量骤然减小,流速减缓,其携带能力骤降,故细沙率先沉淀淤积。

久而久之,便形成主道粗砂、渠口细沙之别。

细沙淤塞,孔隙小,更不易疏通,故而分流愈发困难。”

他顿了顿,见秦老面无表情,只好硬着头皮继续说对策:

“至于疏浚之策…学生以为,或可双管齐下。

于分流渠口,或可尝试‘束水冲沙’之法,临时缩窄渠口宽度,人为增加流入分流渠的水流速度,利用水力自身冲刷细沙淤积?

此法或可省去大量人工。而对于主干道粗砂淤积,恐仍需人力清淤为主,但清出的粗砂或可用于加固堤防,变废为宝。

此外…学生才疏学浅,暂时只想出这些笨办法,让老大人见笑了。”他老实承认了自己的局限。

亭内再次陷入沉默。

秦鸿缓缓放下茶杯,目光深沉地看着陈耀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