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宇同志,”斯内夫利特的声音略显沙哑,但态度诚恳,“陈雅同志的话很直接……甚至有些尖锐。但她提到的实际困难,你是否可以更详细地向我说明?汴京究竟面临什么?”
张振宇放下手中的铅笔,直视着斯内夫利特。他的眼神既无陈雅的火爆,也无唐茗的婉转,只有纯粹属于一个战略分析家的清醒和客观:“斯内夫利特同志,欢迎您的指导。但汴京的情况,确实与欧洲城市有所不同。”
他摊开几张手绘的图表和记录,“问题主要集中三点:第一,粮荒迫在眉睫。城区储粮在围城战中被各方消耗殆尽,城郊秋粮又因战事严重欠收。我们现在掌握的存粮,按最低标准也仅供城内七十万军民维持五天。您说的配给制我们已经在实施,但‘统一管理’的架构根本来不及建立,强行推动只会造成混乱和恐慌,甚至引发哄抢或暴动。”
他指向第二个图表:“第二,军心不稳,北伐在即。我们的战士大多来自底层工农,打下汴京靠的是‘过太平日子’的朴素愿望。现在城内破败,生活艰难,如果立刻搞大规模审查和接管,会让战士觉得我们在秋后算账,或者忙于争权夺利忘了他们,极易动摇军心。北伐前线仍在催逼补给和生力军,我们内部经不起动荡。”
“第三,”他指向地图,“敌踪未消。北洋残余势力正联络城外土匪和不满的地主武装,图谋反扑。而您的方案中,保卫组织需要大量训练有素的人员……我们现在根本抽不出人手,也没有足够时间去训练非战斗人员。当务之急是维持基层秩序稳定,恢复基本民生流通,赢得喘息时间,而非追求理论上的‘完美权力结构’。”
张振宇的分析条理清晰,数据详实,每一个字都敲在斯内夫利特的心上。他这才真正感受到,汴京刚刚获得的“胜利”是多么的脆弱,所谓的“城市巩固”根本不是在理想状态下进行的宏大建设,而是在废墟和刀尖上维持平衡的生存挑战。
一种混杂着震撼、惭愧和反思的情绪在斯内夫利特胸中翻涌。他的修习来自成熟的工人运动中心,习惯了城市机器和相对完备的群众组织,习惯了金陵和武汉,却忘记了真正的东方革命的起点是如此的艰难和原始。陈雅的怒斥是现实的警钟,而张振宇冷静的剖析则是冷酷的镜鉴。
他深吸一口气,面向整个东工盟的代表团成员,微微躬身:“同志们……我向大家道歉。”他抬起头,眼神真挚,“我过于沉溺于过去的经验和书本的理论,严重忽视了汴京刚刚摆脱战火、百废待兴,且强敌环伺、饥荒临头的特殊境况。”
“我的指导性意见脱离实际,造成了误会和困扰,对此我深表歉意。”他停顿了一下,看向走回座位的陈雅和唐茗,目光尤其在陈雅身上停留了一下,语气带着一丝无奈却也明显的理解:“特别是陈雅同志……你的批评虽然直接,但非常准确有力。感谢你用最直接的方式让我清醒地认识到错误。”
他的道歉诚恳而坦荡,没有掩饰自己的误判。这一举动立刻赢得了东工盟干部们的认同和尊重,会议室内的紧张气氛顿时缓和了不少。陈雅对上他的目光,哼了一声,但之前的盛怒也消退了许多。她想起唐茗的叮嘱,硬生生把到嘴边的几句硬话咽了回去,别扭地转过头,小声道:“……知道错了就好。”
就在这时,斯内夫利特看着角落里的唐茗和陈雅,又想起刚才陈雅那毫不留情面的顶撞,以及唐茗那副理所当然“管束”陈雅的姿态,一个在巴黎时就被玛格丽特和卡隆派圈子开玩笑的念头再次清晰地浮现:
“这两个人……哪里是需要我‘指导’的同志,分明就是我在东方的两个‘卡隆主席’啊!”
尤其是陈雅,她那种“对事不对人”,就算你是国际友人、革命导师,只要说错了做错了就照骂不误,骂完了可能还要“管教”你的脾性,简直和巴黎时期的玛格丽特如出一辙!
而唐茗,那个温和但更让他莫名觉得不怒自威的语气,那安抚陈雅如同安抚妹妹般的姿态……这两个人组合在一起,简直是卡隆派的薇薇安、艾蕾与玛格丽特在东方的镜像投射。
这种认知非但没有让他不快,反而在经历最初的错愕和如今反思后的道歉后,生出了一股奇特的、深切的熟悉感和一丝被接纳的暖意——在东方的战场上,他找到了一种类似巴黎沙龙里的、平等甚至有些“随意”的归属感,找到了能够直言不讳地指出他盲点的同志,哪怕是指责的方式是如此生猛。
她们确实不是需要膜拜他的学生,而是能够和他并肩战斗、互相纠正的同伴,是两个让他这个“国际代表”也必须放下身段的“革命同志”。
张振宇适时地打破了短暂的沉默:“斯内夫利特同志,我们非常感谢您坦诚的道歉和对实际情况的重新认识。我们很需要您的国际视野和经验,尤其是在如何更好地组织城市工人、借鉴有效的管理方式方面。但这一切的实践,都必须基于汴京,甚至整个北伐路线的现实基础——解决饥饿、稳定军心、肃清残余敌人、恢复生产流通。我们可以从最急迫、最可行的地方着手。”
斯内夫利特点点头,眼神已全然不同:“我完全同意。请让我们重新开始,从你们已经展开的工作和面临的瓶颈入手。”他看向陈雅,“陈雅同志,你是城市战线的指挥者之一,能否详细说说你计划中下一步最关键的巩固措施?”
陈雅撇了撇嘴,但对上斯内夫利特认真而不再固守己见的目光,又看了看旁边唐茗鼓励的眼神,最终还是清了清嗓子,站起身,拿起一根指挥棒,指向地图上的粮库、市场和几条主要水陆通道,条理分明地开始阐述她和张振宇等人商定的、以“保障流通、恢复集市、团结有技能者、瓦解潜在敌人”为核心的务实方案。会议终于回归到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轨道上。
当陈雅开始讲解她那套“以战养战、团结一切能团结的”具体策略时,斯内夫利特听得全神贯注,偶尔提出一些操作细节上的问题,已经完全进入了“学习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而唐茗在一旁听着,嘴角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意。
她知道,虽然自己的闺蜜,但在革命的道路上,这样的碰撞与磨合,反而让来自不同背景的同志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了一起。窗外的汴京城,在硝烟散尽的初阳下,似乎也露出了几分新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