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曹叡托孤(1 / 2)

风雪似乎永无止境,覆盖了郿城外的原野,也笼罩着遥远的长安。

蜀军大营中,打造攻城器械的号子声与锤击声终日不息,高大的井阑和云梯雏形已在雪地中显现。

陈到巡视着工坊,手指拂过一根新削的冲木,冰冷坚硬。

“丞相欲以势压人,迫司马懿分心。”

他对身旁的副将低语。

副将点头:

“长安一日三惊,我们的箭书起了作用。听闻魏主曹叡……”

话未说完,一骑快马如流星般冲破雪幕,直抵中军大帐前。

骑士滚鞍下马,甚至来不及拍打满身的雪泥,便单膝跪地,向闻讯出来的诸葛亮和陈到急报:

“丞相!大将军!长安密报!”

来人正是“幽影”小队成员之一,气息急促,眼中却闪着光。

“讲。”

诸葛亮声音平稳,羽扇轻按,止住了对方的慌乱。

“两日前,魏主曹叡于洛阳寝宫驾崩!”

纵然是诸葛亮与陈到,闻言也是心神一震。

互相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凝重与机遇。

“细说。”

陈到沉声道。

“探子拼死传出消息,曹叡弥留之际,急召曹爽、司马懿,以及近臣刘放、孙资入宫。”

探子语速极快,尽力还原着探听到的细节。

“殿内药石无用,曹叡卧于榻上,面如金纸,喘息如风箱。”

“曹爽与司马懿跪于榻前,刘放、孙资侍立一侧,殿内烛火摇曳,气氛压抑得骇人。”

诸葛亮微微闭目,仿佛能透过重重宫墙,看到那决定魏国未来的场景。

陈到则目光锐利,捕捉着每一个字眼。

“曹叡挣扎欲起,却无力,曹爽欲扶,被他用眼神制止。”

探子继续道,模仿着那垂死君王的虚弱与决绝。

“他目光在曹爽与司马懿脸上来回扫视,最终,凝聚在曹爽身上,断续开口:‘朕……朕将幼主(曹芳)……托付诸卿……’”

帐内落针可闻,只有探子的声音和帐外的风雪声。

“他喘息良久,积攒着力气,一字一句道:‘以……以曹爽为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

陈到眼中精光一闪。

都督中外诸军事,这意味着曹爽在法理上掌握了全国兵马的最高指挥权,包括司马懿现在统领的雍凉军团。

探子顿了一下,似乎在回忆那关键的时刻。

“然后,他转向司马懿,眼神复杂,带着最后一丝帝王的权衡:‘司马懿……为太尉……’”

太尉,三公之一,尊荣无比,但相比“都督中外诸军事”的实际兵权,已是明升暗降。

“曹爽与司马懿,共同辅政……”

最后一句话吐出,仿佛耗尽了曹叡所有的力气,也完成了他在人世间最后的布局。

“言毕……便驾崩了。”

探子说完,深深低下头。

帐内陷入短暂的沉默。

诸葛亮缓缓睁开眼,羽扇轻摇:

“好一个制衡之策。以宗室曹爽掌实权,压制司马懿;又以司马懿之威望资历,牵制曹爽。曹叡……临死也不忘权术。”

他看向陈到:

“叔至,你看如何?”

陈到走到沙盘前,手指点在长安,又划向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