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完陈仓事宜,诸葛亮不再迟疑,目光扫过帐下其余将领。
“吴懿、高翔、张翼听令!”
“末将在!”三将齐声应道。
“随我即刻动身,率两万精锐,偃旗息鼓,人衔枚,马裹蹄,星夜兼程,回援陇西!”诸葛亮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陇西屯田,乃我军根本,绝不容有失!”
“诺!”
军令如山,整个蜀军阵营立刻以一种高效而隐秘的方式运转起来。
陈到迅速接手城防,组织人手加固工事,清理战场,并故意让士卒在城头频繁走动,旌旗招展,炊烟如常,营造出大军云集的假象。
而诸葛亮则与吴懿、高翔、张翼等将,率领精心挑选的两万精锐,在夜幕的掩护下,悄无声息地离开了陈仓。他们没有走宽阔的官道,而是选择了更为隐蔽难行的山间小路,如同一道潜行的暗流,急速向着陇西方向奔涌而去。
与此同时,通往陇西的驿道上,几匹快马背负着诸葛亮的密令,正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狂奔。
命令被迅速送达陇西各屯田重镇及守将手中。
驻守上邽(此时已被蜀军稳固控制,与历史上不同)等地的将领高翔、吴班,在接到命令后,立刻行动起来。
他们并未选择出城与司马懿的主力进行硬碰硬的野战,那无异于以卵击石。而是严格按照诸葛亮的方略,依托这几个月来在屯田区外围险要处修建起的、相互呼应的堡垒群和坚固营寨,进行层层布防。
这些堡垒大多依山傍水,占据地利,储备了相当数量的粮草和守城器械。
高翔、吴班等人指挥部队,利用这些据点,节节抵抗,迟滞魏军的推进速度。他们派出小股部队骚扰魏军前锋,破坏道路,设置障碍。当魏军主力围攻某一处堡垒时,则凭借工事顽强坚守,消耗魏军兵力和锐气;若魏军绕行,则侧击其粮队,或从其后方进行袭扰。
他们的任务并非击败司马懿,而是拖延!像一块块坚韧的牛皮糖,牢牢粘住魏军,消耗其时间,挫伤其士气,为诸葛亮率主力回援,赢得最宝贵的时间。
司马懿的大军进入陇西后,果然遭遇了预料之中的抵抗。然而,这种依托堡垒群、避免主力决战的“牛皮糖”战术,却让他感到有些棘手。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时间和伤亡的代价,推进速度远不如预期那般顺利。
他站在临时搭建的指挥高台上,望着远方山脊上那些如同星罗棋布般的蜀军堡垒,眉头微蹙。
诸葛亮没有从陈仓派兵来援?还是……这些看似顽强的抵抗,本身就是为了掩盖什么?
一种难以言喻的预感,悄然浮上司马懿的心头。他感觉自己似乎落入了一张精心编织的大网,虽然暂时看不到网绳在哪里,但那无形的束缚感,却越来越清晰。
陇西的战局,因为诸葛亮这招及时的“乾坤挪移”,从魏军单方面的“围点打援”,瞬间转变为双方在广阔区域内的战略博弈与时间赛跑。
而此刻,诸葛亮率领的回援主力,正在崎岖的山路上,悄无声息,向着预定的战场疾驰。
类似围魏救赵等的三十六计,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