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羽扇轻摇,目光却已越过残破的雉堞,投向西方那片广袤而关键的土地——陇西。
陈仓城头,尚未散尽的硝烟味混合着新鲜血液与泥土的气息,萦绕在鼻尖。
斥候带来的消息,如同在他平静的心湖中投下一块巨石,涟漪迅速扩散成汹涌的暗流。
司马懿没有来。
他没有像寻常将领那样,因重要关隘的失守而暴跳如雷,不顾一切地率军扑来。
反而极其冷静,甚至可称冷酷地,舍弃了陈仓这看似必争之地,将主力兵锋直指蜀军在陇西辛苦经营的屯田区!
这一手“围城打援”,不可谓不狠辣,不可谓不精准。
他看穿了诸葛亮夺取陈仓,意在调动魏军主力,寻求野战决胜的战略意图。
他更看准了陇西屯田对于如今蜀军的重要性——那是支撑北伐大军长期作战的粮仓,是比一座孤城更重要的命脉所在。
若陇西有失,则陈仓孤悬敌后,粮道堪忧,此前所有战果都可能付诸东流。
“司马仲达……果然深谙兵法‘致人而不致于人’之要义。”
诸葛亮轻声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凝重,但更多的是一种被激发出的、更加炽烈的斗志。
棋逢对手,将遇良才,这盘大棋,越来越有意思了。
他迅速收敛心神,脑中如同有千军万马奔腾,无数种可能性与应对策略飞速闪过、推演、整合。片刻之后,他眼中精光一闪,已然成竹在胸。
“叔至!”诸葛亮转身,看向一直肃立身旁、等待命令的陈到。
“末将在!”
“陈仓重地,新克未稳,司马懿虽主力西去,然郭淮、孙礼之游骑必肆虐我粮道,长安方向亦不可不防。此地,需一稳重如山之大将镇守!”诸葛亮目光灼灼地看着陈到,“我将城中大部兵马留与你,务必加固城防,清理废墟,安抚百姓,做出我军主力仍屯集于此,严阵以待之态势!可能做到?”
陈到瞬间明白了诸葛亮的意图。这是要他成为吸引魏军注意力的“幌子”,牢牢钉在陈仓,让司马懿即便西进,也不敢完全放心东线。
他没有任何犹豫,抱拳沉声道:“丞相放心!有陈到在,陈仓便在!必使魏谍以为我军主力尽集于此!”
“好!”诸葛亮赞许点头,随即语气转为急促,“子均(王平)!”
“末将在!”王平踏前一步。
“你速率三千精锐,多带弓弩,前出至陈仓以西三十里处险要隘口,立寨固守!监视魏军游骑动向,务必保障陈仓与陇西联系之通道不被完全切断!若遇小股魏军,坚决击退;若遇大队,则据险拖延,及时通报!”
“诺!”王平领命,立刻转身点兵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