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秭归在望(2 / 2)

“叔至,你看如何?”张飞虽然暴怒,但也知强攻坚城的难度,转头看向陈到,“这秭归城,比之夷陵如何?”

陈到凝视着城池,沉声道:“三将军,秭归城倚山临江,地势险要,城墙高厚,经过陆逊加固布防,其坚固程度,恐在夷陵之上。且陆逊新败入城,犹如困兽,守城意志必然坚决。我军远来疲敝,缺乏攻城重型器械,更兼城外物资尽毁,江面无船,若此刻贸然强攻,恐非良策。”

张飞闻言,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他虽然渴望立刻破城擒杀陆逊,但也并非完全无智的莽夫,深知陈到所言在理。他焦躁地来回踱了几步:“难道就这么看着?俺们费了这么大劲打到这里,难道就在城下干瞪眼?”

“自然不是。”陈到摇头,“我军虽疲,但新胜之威犹在,士气可用。当下之计,应立即择地扎营,稳固阵脚,休整士卒,同时打造简易攻城器械,如云梯、冲车之类。并广派斥候,探查秭归周边地形,寻找其他可能的机会,或防备吴军援军。”

他顿了顿,继续分析:“陆逊虽退入城中,但其兵力经夷陵之败和沿途阻击,损失亦不小,且需分兵守御四处城墙,其力亦有穷时。我军只需稳住,步步为营,并非没有机会。”

张飞停下脚步,环眼瞪着秭归城,半晌,重重哼了一声:“也罢!就依你所言!妈的,就让陆逊那厮多活几日!传令下去,后退三里,依山傍水,扎下大营!多派岗哨,防备敌军偷营!”

“三将军英明。”陈到拱手,随即补充道,“还需立即向后方行苑的陛下和军师报捷,并呈报当前军情,告知我军已兵临秭归,然城坚难下,请示下一步方略,或请求增调攻城器械及粮草。”

“对对对!快写战报!把夷陵大胜和现在的情况都告诉大哥和孔明!”张飞连连点头。

随着命令下达,蜀军开始后撤寻找合适的扎营地点。将士们虽然因为没能一鼓作气拿下秭归而有些失望,但严格的军纪和对将领的信任让他们依旧保持着秩序。

很快,一座森严的蜀军大营在秭归城西数里外立起,营寨壕沟鹿角一应俱全,巡哨游骑四处警戒,与远处的秭归城遥遥相对。

中军大帐内,张飞烦躁地喝着水(陈到坚决劝阻了他饮酒),陈到则伏案疾书,撰写给刘备和诸葛亮的军报。

帐外,夕阳彻底沉入西山,夜幕缓缓降临。秭归城头燃起了火把,如同一条盘踞在长江边的火蛇,警惕地注视着蜀军大营的点点灯火。

空气中,弥漫着硝烟、灰烬以及江水的湿气,更弥漫着一股大战暂歇却远未结束的紧张氛围。

夷陵大捷的兴奋已然过去,摆在蜀军面前的,是另一座更加坚固的堡垒和更加狡猾的对手。攻克秭归,绝非易事。陈到放下笔,目光穿过帐门,望向远处那片黑暗中的城池轮廓,眼神深邃。

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陆逊在夷陵吃了一次大亏,在秭归,他绝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