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卞山地陷记(2 / 2)

卞三爷闻言若有所思:“老辈人确实传说卞山上有座古庙,供奉的是镇水龙王,只是年代久远,早已无人知晓庙址所在了。”

胡郎中微微一笑:“此事包在我身上。不过需要三位生辰属龙的壮年男子相助,明日午时随我上山寻庙。”

第二天,村里凑巧真有三位属龙的壮汉自愿跟随。胡郎中让他们各带铁锹、绳索,自己则从包袱中取出一个古旧的罗盘,领着众人上了山。

说来也怪,那罗盘指针到了半山腰一处平地上转得飞快。胡郎中命人在那里挖掘,不过半日工夫,果然挖出了古庙的基址和几尊残缺的石像。

“镇水石龟应当就在这附近。”胡郎中环顾四周,目光落在一棵歪脖子老松树下。

众人顺着他的指引挖去,果然挖出一只半人高的石龟。那石龟雕刻精美,龟背上还刻着密密麻麻的文字,只是年代久远,已经模糊不清。

胡郎中让人将石龟抬到北坡地陷处,对准特定方位安放妥当。说也奇怪,石龟刚一放稳,地下哗啦啦的水声就小了许多。

当夜,胡郎中在石龟前焚香祷告,又让村民准备了五谷杂粮,撒入地缝之中,说是安抚地脉。完成这一切后,他对卞三爷说:“地脉暂时稳住了,但暗河改道非一日之功,需每月初一十五来此祭祀,连续三年方可无忧。”

村民们见水声果真小了,地陷也不再扩大,纷纷对胡郎中感恩戴德,摆下酒席要款待他。胡郎中却推辞说另有要事,次日一早便要离开。

临行前夜,胡郎中来向卞三爷辞行。二人对饮至深夜,都有了七八分醉意。

月色清明,夜风习习,胡郎中忽然笑道:“三爷待我诚恳,我有一事不敢再瞒。我非人类,乃是卞山中的狐仙,修炼已有五百年。那古庙原是我先祖修道之所,故知其来历。”

卞三爷虽有些醉意,闻言仍大吃一惊:“阁下莫不是说笑?”

胡郎中也不辩解,只站起身来,对着月光一拜。但见他身影恍惚,竟真化作一只白狐,对着卞三爷点了点头,又恢复人形。

“地陷之事千真万确,三年之约还望三爷督促村民遵守。三年后的今日,我再来拜访。”胡郎中拱手道。

卞三爷惊得酒醒了大半,连忙起身还礼:“仙家放心,老夫一定谨记。”

次日清晨,胡郎中飘然离去。卞三爷依言督促村民,每月初一十五必到石龟前祭祀。说来也怪,此后北坡地陷果然再无扩大,三年间卞家村风调雨顺,收成比往年都好。

三年后的同一天,卞三爷备下一桌酒菜,独自在院中等候。月上中天时,忽闻门外有脚步声,开门一看,正是胡郎中,容貌与三年前一般无二。

二人相视而笑,携手入院对饮。酒过三巡,胡郎中道:“今日前来,一是告别,二是有一事相托。卞山下其实埋有一处古墓,乃是前朝王爷之墓,墓中陪葬颇丰。我知三爷为人正直,特将此秘密相告。若他年村民有难,可开启古墓救济,但需谨记取用七分留三分,以敬先人。”

卞三爷正要细问,忽听远处传来鸡鸣声。胡郎中起身笑道时辰已到,化作一阵清风而去,只在石桌上留下一张古墓方位图。

后来战乱年间,卞家村果然遭了兵灾,村民衣食无着。卞三爷想起胡郎中所托,带人按图索骥,果真找到了古墓,取出部分财宝助村民度过难关。事后他将墓门封好,立碑纪念,并嘱咐后人每逢清明前往祭扫。

至于那尊镇水石龟,至今仍立在卞山北坡。老辈人说,月圆之夜,常能见到一只白狐在石龟旁徘徊,守护着卞山一方水土。

而卞三爷的子孙中,后来出了一位有名的风水先生,据说得了狐仙真传,看地脉、断吉凶无不灵验。有人问他祖上奇遇真伪,他总是笑而不答,只道:“信则有,不信则无。山水有灵,敬畏之心不可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