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镜像陷阱的破解(2 / 2)

他没慌。蹲下,拿出铜烟杆,轻轻敲了三下地面。第一下,无声。第二下,地底传来空响。第三下,烟杆头突然一沉,像是被什么吸住了。

他顺着方向挖开三块地砖,露出一个暗格。枯骨在里面,但不是他记忆中的样子。这截骨头泛青,表面有细密纹路,和残卷背面的根系图一模一样。可当他托起时,重量不对——太轻了,像是空心的。

他举到眼前,借着手电光看骨节连接处。那里有一道接缝,不是自然断裂,是人为拼合的。再细看,骨头上刻着一个极小的符号:一个圆圈,中间一点。

他认得这个符号。陆子渊的笔记本封面就有。

这不是初代隐农的骸骨。是陆家先祖的遗骨,被埋进来冒充的。

他猛地合上暗格,把骨头塞进工具包。动作太大,残卷从夹层滑出,掉在地上。

他弯腰去捡,纸面正好翻到背面。

一行血字缓缓浮现:

“骨非吾祖,魂属仇门。”

字迹扭曲如藤蔓,缓缓蠕动,像是鲜血写成又被风吹皱。他站着没动,心跳平稳,可额角渗出了冷汗。原来从一开始,对方就在等他犯错。只要他把这三样东西放在古井边融合,激活的就不是地脉封印,而是陆家预设的反向共鸣阵——他会亲手打开“根狱”的锁。

根狱,传说中关押地脉叛徒的地方,也是所有隐农力量的源头。一旦开启,不仅青石镇会被吞噬,方圆百里都将沦为死地,地气逆转,万物枯竭。

他深吸一口气,把残卷收回胸前口袋。心跳有点快,但思路清楚了。

他爬出地窖,沿着原路返回古井。这次他走得稳,每一步都踩在实地上。井口还在,井绳垂着,末端打了个结,是他之前留下的记号。他站在井边,把三件信物依次摆在地上:玉佩、芯片、假骨。

然后,他抽出腰间的铜烟杆,双手握住,轻轻摩挲杆头那株稻穗雕纹。

这是祖父留给他的唯一遗物,外表像普通烟斗,其实是陈家代代相传的“观脉仪”。稻穗象征五谷丰登,也代表地脉之息。据说只要血脉纯正,便能在特定时刻唤醒它的灵性。

这时,月光穿过云层,照在烟杆上。

那一瞬,稻穗的纹路动了一下,像是叶片被风吹拂,细微得几乎看不见。可他看见了。纹路中央,一点微光闪过,如同种子破土前的第一缕生机。

他抬起头。

周映荷不知何时又出现在井对面,还是那身农业局制服,脸朝着他,眼神空洞,嘴唇微动。

他听见她的声音,不是从耳朵进来的,是直接落在脑子里的两个字:

“看眼。”

他猛地一怔,本能地抬手抚向双眼。可就在指尖触及眼皮的刹那,视野骤然变化——世界褪去了色彩,只剩下纵横交错的脉络,如树根、如血管、如电网,遍布大地、天空、乃至他的身体。

他看见了。

脚下,无数条光丝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缠绕在古井周围,形成一个巨大的符阵。而他自己,正站在阵眼之上。玉佩、芯片、假骨,皆为诱饵,只要融合,便会引爆整个结构,释放被封印千年的“根狱之息”。

而在更深处,一道幽蓝的光柱自地心升起,贯穿全镇,直抵祠堂钟楼。那才是真正的地脉中枢,却被一层黑色藤蔓般的能量死死缠绕——那是陆家布置的“逆脉锁”。

他终于明白,“真相在眼”并非比喻。唯有开启“观脉之瞳”,才能窥见隐藏在这片土地下的真正格局。

他缓缓闭眼,再睁开时,已恢复常态。

但他知道,有些东西已经改变。他的眼睛,或许已被烙下印记,从此能见常人所不能见。

他弯腰拾起三件信物,却没有放入工具包,而是逐一捏碎。

玉佩裂开,内里没有铭文,只有一粒沙状晶体,落地即化为尘;芯片残片在掌心碾成粉末,随风飘散;假骨则被他投入井中,坠入黑暗,久久未闻回响。

做完这一切,他取出真正的芯片与真骨,将它们并列置于掌心,低声念出一段古老咒语——那是祖父临终前在他耳边诉说的秘言,从未写下,也从未示人。

空气中泛起涟漪。

两件信物开始共鸣,发出低频嗡鸣,渐渐融为一体,化作一枚青铜纽扣大小的圆片,表面浮现出完整的根系图,与残卷背面严丝合缝。

他将其贴于胸口,紧挨残卷。

刹那间,体内气血翻涌,仿佛有千万条细流顺着经络奔腾而下,最终汇入丹田。一种久违的归属感袭来——他终于重新接上了家族的命脉。

远处,第一缕晨光刺破云层。

他知道,这场博弈尚未结束。陆家仍在暗处,根狱未灭,地脉仍危。但他已不再迷茫。

他最后看了一眼古井,转身离去。

风停了。

井口上方,一道极淡的身影伫立片刻,随后消散在晨雾中。

周映荷完成了她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