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星图解与刁难(1 / 2)

青竹居内,油灯如豆。

清风盘坐榻上,面前摊开着那本厚厚的《基础星象图解》。书页泛黄,图文并茂,详细描绘着周天星辰的分布、运行轨迹、星官命名以及基础的星象吉凶释义。内容繁杂枯燥,若是寻常人,三日之内背下前三卷,绝非易事。

但清风神魂经过《太初蕴灵篇》的锤炼,早已远超常人,虽不能说过目不忘,但记忆力、理解力都极为惊人。他摒弃杂念,心神沉入书中,一页页翻过,那些星辰图案、方位名称、晦涩口诀,如同涓涓细流,汇入他的识海,被迅速理解和记忆。

窗外月色渐移,竹影摇曳。

隔壁房间,周芸也在挑灯夜读,偶尔能听到她低声背诵的细碎声音。而孙龙三人的房间,则隐隐传来压低的交谈和冷笑,显然并未将心思完全放在功课上。

清风心无旁骛,直到将前三卷内容完全记下,并理解了其中关联,才缓缓合上书册。他并未立刻休息,而是取出那本《司天监规戒》,仔细翻阅。了解规则,才能更好地利用规则,避免授人以柄。

一夜无话。

次日清晨,录籍殿前。

王讲师面无表情地站在前方,七名新弟子肃立。考核方式很简单,逐一上前,随机抽取书中的问题进行回答。

张林、李默、周芸依次上前,虽然有些紧张,但准备还算充分,回答得中规中矩,王讲师微微点头,算是通过。

轮到赵虎时,他上前抽题,问题恰好是关于“西方白虎七宿”的主星名称与特性。赵虎显然准备不足,支支吾吾,答错了两处。王讲师皱了皱眉,但未多言,示意他退下,勉强算他通过。

钱豹抽到的问题更偏,是关于某种罕见星变与地域灾异的关联,他更是答得颠三倒四。王讲师脸色微沉,呵斥道:“基础不牢,如何观星定运?回去将前三卷抄写十遍!”钱豹脸色难看地退下。

接着是孙龙。他上前抽题,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冷笑。他抽到的问题是:“简述‘紫微垣’核心星官布局及其象征意义。”

这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问题,需要对星官位置和寓意有整体把握。孙龙似乎早有准备,侃侃而谈,不仅准确说出了核心星官名称位置,还引申了不少星象与王朝气运的关联,虽然有些观点略显牵强,但足以显示他下了功夫,甚至可能提前得到了某些“指点”。

王讲师脸色稍霁,点了点头:“尚可。”

孙龙得意地瞥了清风一眼,退到一旁。

最后轮到清风。

他平静上前,从王讲师手中的竹筒里抽出一根签。展开一看,上面写着:“试析‘荧惑守心’之星象表征与古史记载中的三次应验,并论其警示。”

此问一出,张林、周芸等人皆是一愣,面露难色。这问题不仅要求熟知“荧惑守心”这一天象,更需要了解历史典故,并进行分析论述,难度远超之前所有人的问题!这已经超出了单纯背诵的范围。

孙龙眼中闪过一丝阴谋得逞的快意,赵虎、钱豹也露出幸灾乐祸的表情。显然,这签条被动过手脚!

王讲师也微微蹙眉,似乎觉得这问题对于一个刚接触星象一日的见习弟子来说,过于苛刻了。但他并未出声,想看看清风如何应对。

清风面色不变,略一沉吟,便缓缓开口,声音清晰而平稳:“‘荧惑守心’,乃荧惑星(火星)运行至心宿(天蝎座主星)附近滞留不去之天象。古以荧惑为罚星,主兵戈灾祸;心宿为明堂,象征天子。此象现,多主帝王有灾,或朝纲动荡,兵燹将起。”

他顿了顿,继续道:“据《天官书》载,前朝景帝末年,荧惑守心,未几,七国之乱爆发,景帝忧惧而崩。又,大燕立国之初,太祖时亦现此象,恰逢北疆狄虏大举入侵,幸得太祖神武,将士用命,方得化解。第三次,见于六十年前仁宗时期,荧惑守心长达三月,同年,江南大水,瘟疫横行,仁宗下罪己诏,减赋税,方渐平息。”

他不仅说出了三次记载,更简要分析了其与兵灾、天灾的关联,最后总结道:“故此象警示,在于提醒执政者,需修德省身,警惕内外之患,安抚民心,方能化解灾厄,稳固国本。天象示警,究其根本,仍在人为。”

一番论述,条理清晰,引据恰当,分析入理,不仅完全回答了问题,更展现出了超越普通背诵的理解深度。

殿前一片寂静。

张林、李默等人目瞪口呆,周芸眼中异彩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