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司天监初入(1 / 2)

伏魔台遴选尘埃落定。清风等七名新晋见习弟子,在一位神情严肃的执事道士引领下,离开了禁苑,穿过数道戒备森严的门户,正式踏入了大燕王朝最为神秘和强大的机构之一——司天监。

司天监内部并非寻常官署的亭台楼阁,而是一片占地极广、气象森严的建筑群。高耸的观星台直插云霄,古朴的殿宇依山势而建,廊腰缦回,檐牙高啄。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与一种难以言喻的、仿佛源自星辰与大地深处的灵蕴气息。往来之人皆身着道袍或官服,步履匆匆,神色肃穆,整个环境都透着一股庄重与压抑。

那执事道士将七人带至一处名为“录籍殿”的偏殿,进行登记造册,发放了代表见习弟子身份的青色腰牌和一套标准道袍、以及基础的《司天监规戒》册子。

“尔等初入监中,需谨守规戒,勤修功课。住所已安排在东苑‘青竹居’,两人一间,自行组合。明日辰时,于此殿前集合,自有长老为尔等讲授入门功课。”执事道士语气冰冷,交代完毕,便转身离去,似乎多一句话都不愿说。

殿内只剩下七人,气氛微妙。

孙龙、赵虎、钱豹三人立刻聚在一起,眼神不善地瞥了清风一眼,然后自顾自地拿起腰牌和物品,显然打算住在一起。

另外三名弟子,那张林、李默是一对来自同一小门派的师兄弟,自然组合。那名叫周芸的女修,则显得有些孤单。

清风对此并不在意,他拿起属于自己的物品,正欲离开,去寻那青竹居安顿,然后想办法打听赤阳玉髓的消息。

就在这时,一个略显怯懦的声音响起:“清……清风师兄,若不嫌弃,我……我们可以一同住吗?”

清风转头,见是那名叫周芸的女修。她容貌清秀,但眼神中带着一丝不安和恳求,显然是不愿与孙龙那伙人靠近,又见张林李默自成一体,只好向看起来相对平和、且在遴选中表现出众的清风求助。

清风略一沉吟,点了点头:“可。”

他并非热心之人,但此刻初来乍到,多个不算敌人的同伴,总好过独自面对那三个明显敌视他的钉子。而且,这周芸在问心路和伏魔台表现尚可,心性似乎不坏。

周芸脸上顿时露出感激之色,连忙道谢。

两人根据腰牌指引,来到东苑青竹居。这里环境清幽,是一片掩映在翠竹中的小院,共有十数间厢房。他们分到了相邻的两间。

房间陈设简单,一床一桌一椅,但干净整洁,比之外面的客栈,更多了一份静谧。

清风关好房门,并未立刻休息。他换上司天监的青色道袍,将惊蛰剑置于触手可及之处,然后盘膝坐于床上,并未修炼,而是将灵觉缓缓散开,谨慎地探查着周围。

青竹居内气息混杂,孙龙三人的房间果然离他不远,能隐约感觉到那毫不掩饰的敌意和一丝隐晦的煞气。张林李默似乎在低声交谈。周芸的房间则很安静。

而在这片居住区之外,整个司天监仿佛一个巨大的迷宫,布满了各种或强或弱、或正或奇的气息,更有许多地方被强大的禁制笼罩,他的灵觉难以深入。

“果然龙潭虎穴……”清风心中暗忖。在这里,他必须更加小心。当务之急,是找到赤阳玉髓。

他回想孙太医的话,司天监宝库是可能存有玉髓的地方之一。但宝库重地,绝非他一个刚入门的见习弟子能够靠近的。

“必须尽快提升在监中的地位,或者……找到其他途径。”清风目光闪烁。玄诚真人似乎对他有些另眼相看,这或许是个突破口。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轻轻的叩门声。

“清风师兄,在吗?”是周芸的声音。

清风收敛气息,起身开门。

周芸站在门外,手里捧着一个小瓷瓶,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清风师兄,我看你白天在伏魔台胸口受了伤,这是一瓶‘青玉生肌散’,对外伤颇有疗效,若不嫌弃……”

清风微微一怔,倒是没想到这女修如此细心。他白天受伤不重,只是皮外伤,早已用内力封住,并无大碍。但对方好意,他也不好拒绝。

“多谢周师妹。”清风接过瓷瓶。

周芸见他收下,脸上露出浅浅的笑容,犹豫了一下,又低声道:“清风师兄,你……你要小心孙龙他们。我听说……他们背景不简单,在监中可能也有人。”

清风看了她一眼,点了点头:“我晓得,多谢提醒。”

周芸似乎还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福了一礼,转身回了自己房间。

清风关上门,看着手中的小瓷瓶,目光微动。这周芸,似乎知道些什么。

他不再多想,将瓷瓶收起。眼下信息太少,盲目行动只会暴露自己。他需要耐心,等待机会。

次日辰时,录籍殿前。

七名新弟子准时集合。负责讲授入门功课的,是一位姓王的中年讲师,修为大约在六品巅峰,讲解的是司天监的职责、历史以及一些基础的观星、望气、辨识妖魔的知识。

清风听得仔细,这些基础知识虽然简单,却正是他所欠缺的。他下山时间不长,大部分时间都在奔波战斗,对于这个世界的体系认知并不系统。

孙龙三人则显得心不在焉,眼神不时瞟向清风,带着冷意。

讲课结束后,王讲师布置了功课——背诵《基础星象图解》前三卷,三日后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