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大雪迷局(1 / 2)

大雪如鹅毛般漫天飞舞,将博望城裹进一片苍茫。龙弈立在东城门的箭楼,望着远处被白雪覆盖的官道,天地间只剩下单调的白,唯有风卷雪粒的呼啸声在耳畔回荡。阿婷新缝制的羊皮手套套在手上,羊毛厚实柔软,指尖处特意留了透气的针脚,姑娘说这样不影响握兵器。

“王翦的大军在黑风口停了三日。”赵彻的弓挂在箭楼的木钩上,弓弦缠着防滑的麻绳,他正用布擦拭着被雪水打湿的箭袋,“探马回报,他军中粮草似乎充足,但士兵却多有怨言,营中还不时传来争吵声,不知在闹什么。”

龙弈的视线落在城内的草料场,草垛被大雪压得沉甸甸的,像一个个圆鼓鼓的白馒头。昨夜清点草料,发现少了十多捆干草,草料场的雪地上有几行杂乱的脚印,脚印旁散落着一些黑色的碎屑,凑近闻有股淡淡的煤烟味——这是军械坊冶铁时用的煤粉。“让项老将军派人把军械坊的煤粉都看管起来。”龙弈对亲卫吩咐道,声音被风雪切割得有些破碎,“每袋煤粉都要称重记录,南楚旧部和赵将军的人轮流看守。”

中军帐内,地龙烧得正旺,暖意融融。项云坐在炉边,手里摩挲着铁枪,枪杆被摩挲得发亮,老人的银须上还沾着雪沫,在火光下闪着微光。“龙统领,南楚旧部的士兵有想法了。”项云放下铁枪,语气带着几分凝重,“这次分发的炭火,咱们的人分到的都是湿炭,烧起来烟大还不暖和,而赵将军那边都是上好的干炭,这怕是有人故意为之。”

话音刚落,赵勇掀帘而入,身上带着一身寒气,铁枪在地上一顿,震落不少雪粒。“项老将军这话可就不对了!”赵勇的声音洪亮,带着怒气,“炭火是按人头分的,何来干湿之分?我部士兵多在城外巡逻,炭火用得多,自然要挑些好的,你们守城用炭少,凑合用就行,这有什么问题?”

“话不能这么说。”项云站起身,铁枪在手中一转,“都是同袍,守城巡逻皆是为了博望城,凭什么厚此薄彼?我部有士兵冻得手都僵了,如何能握紧兵器?”

龙弈静静听着两人的争执,目光透过帐帘望向外面。南楚旧部的士兵在帐外跺着脚取暖,双手拢在袖中;赵勇的亲兵则围在火堆旁,脸上带着暖意。“两位将军都消消气。”龙弈缓缓开口,语气平和,“炭火确实该重新分配,按实际需求来,守城的士兵在寒风中更需要温暖,巡逻的士兵活动量大,可适当少些,这样安排如何?”

项云和赵勇对视一眼,都不再言语,算是默认了。

午后,雪小了些,阳光挣扎着从云层中透出一点微光。苏雅在药库整理药材,凌丰的银枪靠在门边,枪身反射着微弱的光。“奇怪,”苏雅翻着药册,眉头微蹙,“麻黄怎么少了这么多?前几日盘点还有不少呢。”

凌丰走到药架前查看,发现麻黄确实少了大半。“会不会是记错了数量?”凌丰问道,伸手拨了拨药架上的药材。

“不会的,”苏雅肯定地说,“我记得清清楚楚,麻黄足够用很久。”她忽然发现药架下有一些麻黄的碎屑,碎屑延伸的方向是药库的后门,“你看,这里有碎屑,说不定是有人从后门偷走了麻黄。”

凌丰走到后门,发现门闩有被撬动的痕迹,门外的雪地上有一串模糊的脚印,一直通向草料场的方向。“我去草料场那边看看。”凌丰说着,提起银枪就往外走。

苏雅也跟了出去,两人顺着脚印在雪地里前行。在草料场边缘的一个雪堆旁,凌丰发现了一个布包,里面还残留着一些麻黄。“找到了。”凌丰拿起布包递给苏雅。

苏雅接过布包,仔细看了看,说:“这确实是咱们药库的麻黄。”她注意到布包上绣着的图案,“这图案,像是赵将军部下常用的。”

两人拿着布包回到中军帐,交给龙弈。龙弈看着布包上的图案,若有所思。这图案确实是赵勇部下常用的。“看来是赵将军的人偷了麻黄。”项云在一旁说道,语气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得意。

赵勇脸色一沉,正要辩解,龙弈却摆了摆手。他仔细检查布包,发现布包角落沾着一些黑色的煤粉,和草料场发现的碎屑一样。“未必是赵将军的人。”龙弈缓缓道,“布坊的煤粉包上有军械,说不定是有人故意栽赃。”

这时,一个士兵匆匆进来禀报:“启禀统领,城外有个自称是王翦使者的人求见。”

龙弈略一沉吟,说:“让他进来。”

片刻后,一个穿着秦军服饰的人走进帐内,身材高大,眼神闪烁。“龙统领,”使者开口,声音粗哑,“我家将军说了,知道你军中缺草料,只要你肯归顺,不仅给你充足的草料,还封你为秦将,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