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璧打算调,人在荆州坐镇的老将牟文绶,此人担任!
毕竟此老将,也不是太老,才不到60岁,且战场经验丰富,
万历末年,就已从军,还是千总。
天启年间,四川奢崇明叛乱,攻陷重庆,
牟文绶随军收复重庆,并擒获樊龙,升贵州守备。
安邦彦叛乱时,又是牟文绶擒获酋长罗妙国,升为参将。
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清军入塞,调守古北口。
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孔有德叛乱,占据登州,并遣兵围攻莱州,
又是牟文绶率密云兵救援,跟随总兵祖大弼、吴襄收复登州,升为江北副总兵。
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升为都督同知,镇守临清。
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大破张献忠于磨盘山。
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张一川攻破凤阳,又跟随名将卢象升,收复凤阳、泗州,后转任总兵,镇守泗州。
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张献忠、罗汝才攻和州,
又被牟文绶所击退,战后受命专辖凤阳、庐州、淮安、扬州、徐州等地!
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牟文绶屯兵凤阳、泗州,守卫明祖陵,并散尽全部家产,招募军队数千人,以守护明祖陵!
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贺一龙、贺锦入侵凤阳,
牟文绶以四千大军破之!
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张献忠攻陷武昌,进逼长沙,
牟文绶抄后路,救援长沙,后又回到了凤阳。
南明弘光朝建立后,奉命镇守荆州一直到现在。
此老将的战争经验绝对丰富,军事才华绝对出众,
虽然人老了,但却成精了,
相信将此老将,从西边的荆州调往江西的吉安,
定然能守住吉安这个广州新都的北大门,湖南的东部门户!
至于荆州之地,就暂时交给大顺军,也算给卖给大顺军一个好,
关键是不如此,不行啊,
毕竟朱慈璧已经将南明历史上最能打、最能防守的大将都用完了,
至于那大西朝名将李定国,现在大西朝的皇帝张献忠还活着,还没有死于清军西路军阿济格之手,
现在还正在和清军西路军阿济格、吴三桂所部对峙于四川成都之地,
大西朝的大将自然不会听从自己调令,
大顺朝虽然皇帝李自成死后算是亡国了,但现在还有其侄儿李过继续统领大顺军,也不会听从自己的调令,
虽然两湖总督堵胤锡上书说,有可能收复李过大军,
但毕竟现在还不听命于自己,
既然有这种可能,自然朱慈璧也不会放过,
刚好趁此良机,将荆州的牟文绶调往吉安,把荆州交给大顺李过大军,
以表现出自己这个南明隆武帝收编大顺残军的诚意,
从而更有利于两湖总督堵胤锡,正在全力开展的与大顺军李过残部的友好交流合并之工作!
心中打定主意,
“宁可站着生,决不跪着死,”
要和清军大战一场,以死中求活后,
隆武帝朱慈璧,目光前所未有之坚定的,看向一旁的军机大臣蒋德璟、朱继祚、傅以渐三人,
沉声道,
“三位爱卿,
朕决心以下,采用蒋公之关门打狗之谋划,与清廷决一死战,
胜,则朕活,南明存,
诸位及此战之诸将,封侯、封伯,阎应元封王!
败,则朕死,南明亡,
诸位忠君助国、尽臣子本分后,亦可投降清廷,保全性命,等地下见到太祖时,朕亲自为尔等证明!
望诸君助朕,为那一丝丝大明存活之希望,尽心国事,朕拜托了!”
三位军机大臣闻言,对视一眼,皆拱手沉声道,
“臣等定全力助陛下打赢此战,保存我大明!”
听到三人只是尽全力而不是下死力,朱慈璧决定再次加码放出绝招,拼尽全力,以存活保全大明,
只听朱慈璧说道,
“好,朕以太祖之名启誓,
朕之南明,乃是我士族、工商、勋贵之大明,
南明存在一天,士族、工商、勋贵之权势,亦存在一天!”
朱慈璧许下重利,以拉拢以蒋德璟、朱继祚两人为首的士族工商勋贵阶层,和以新科状元傅以渐为首的南明新一届士绅阶层,
誓要将士绅阶层、士族工商阶层、勋贵集团三大阶层,拉入南明之战车上,集合三大阶层之合力,学习南宋之赵构,再造南明,以保全大明!
至于自己死后,那条约自然作废,
后世之君,如何改革就不是他能左右的了,
听到皇帝许下,如此重诺,
这是要和士绅阶层、新士族工商阶层、新勋贵集团,朱明皇族,四分南明,
自己等人也将是南明之新主人,
既然是我等共有之新南明,自然要下死力保住此新南明!
如此想的,三人又对视一眼,重重点头后,
原大明朝内阁首辅、福建士族工商阶层之领袖,现在的首席军机大臣蒋德璟,喝道,
“陛下如此看重臣等,臣等必下死力,共保我等之南明!”
见士族工商阶层之领袖蒋德璟,已经表态,
朱继祚、傅以渐,两人也同时大喝道,
“臣等必下死力,共保我等之新南明!”
“臣等必下死力,共保我等之新南明!”
“好,共保新南明!”朱慈璧亦大声喝道,
达成共识后,
南明隆武帝朱慈璧,看向身旁的朱继祚、傅以渐两人,问道,
“对了,两位爱卿,
不知对于刚才首席军机大臣蒋公之大战谋划,可有什么想补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