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皆是人才(1 / 2)

听见隆武帝朱慈璧相问,

“对首席军机大臣蒋德璟之关门打狗之谋划,有何补充?”

原内阁阁臣、礼部尚书,现军机大臣朱继祚,拱手作揖开口道,

“陛下,蒋公之谋划,固然精妙,也有实现之可能,

然,却需要看清楚几点,

其一、我朝现今虽有陆战大军,近60多万,

然,除去陛下麾下勇卫营之由沛国公朱大典统领的2万大军驻防海州三城和由勇卫营总兵牟国栋率领的2万驻守京华的,共四万最精锐的大军之外,

剩下之56万大军,大多都是新编训练不足三月之新军,或者战力低下的地方厢兵改变而成,

而对面清军,除四万战力强悍的满清八旗主力骑兵外,剩下的降军也都是我大明原野战大军,

敌我双方,战力差距悬殊,

双方战力比,当为我方最多2,满清最低8,

2:8,

我朝大军战力低下,这是实事,非短期能够改变的!

其二、我军虽然有擅于防守之大将,

如那杭州阎应元、徽州姚启圣、南昌张名振、海州朱大典、荆州牟文绶等诸将,

但却没有善于进攻、攻城掠地之大将,

可以说防守有余,但进攻不足,

即使此战侥幸获胜,但若后续无法转换成进攻之战果,

最后也无法攻克清军重兵防守之九江、安庆、南京、芜湖、镇江、苏州、常州等重镇,

如此也无法短期之内重建长江防线!

基于以上两点,

臣之建议是,

其一,既然我朝新编之军战力不足,那就用装备补齐,特别是红衣大炮等守城利器!

陛下,当下令广州工部,全力生产守城之利器红衣大炮,

打造好一批,就优先补给杭州、徽州、南昌、长沙、吉安、赣州、汀州、邵武,建宁、衢州,十府之地!

特别是衢州、南昌、杭州、徽州、长沙,即将面对清军两线,甚至三、四线夹攻之地!

只要红衣大炮数量足够多,那几场守城大战下来后,我朝新军的战力必然会有质的突破,

此战也可以以战练兵,60万我朝陆军,只要战后能活下来20万—30万人马,

那未来北伐中原,收复失地的强军,就有了!

陛下,臣说句难听之语,

即使北伐无望,凭此朝廷20—30万强军,再加重新编练之50万新军,100万大军,足以立足江南,和满清划江而治,平分天下!

其二,臣建议我朝重开武科,大力提拔和培养我朝可用之将,在保证人才源源不断产生的同时,也可培养其忠诚度!

但那是长远规划,不能解决眼前之需求!

故臣这第三点建议是,

其三,大力为已故兴平伯高杰和宁南侯左良玉,两人发丧,并追封两人为王,

大力宣传此二人之忠义,以赐大恩于已经投降清廷的两人之部将,

同时暗中派出使者去清军之中,招降两人的部下,

如高杰的亡妻邢氏,儿子高元爵,外甥李本深,大将李成栋,

左良玉的部将马进忠?、王允成?,卢鼎?,张应祥?、余世忠?、金声桓、惠登相、李成等将,

这些人之中,有很多人心中还有忠心于南明的,

臣和蒋公在崇祯朝时,和他们之中很多人,都因为剿灭李自成、张献忠之农民军,曾打过交道,有一定的了解,

如,现在效力于安庆清军中路军多铎麾下的高杰外甥李本深,

此人虽然流寇出身,但心中也是有大义的,

只是心中不忿南明弘光朝扬州督师史可法,对其舅高杰之死不管不顾,更对其舅亡妻邢氏和其舅独子高元爵,两人不管不顾,心中不忿之下才投降清廷,

只要我隆武朝大力为其舅高杰发丧,并追封高杰为王,

再派出使者,暗中接触,许以重利,让其和其手下2万精锐大军重回我南明,完全是可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