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们是军婚,除非杜海波同意,否则离婚难如登天。
张钰每次写信,都会在信里提到离婚,还故意说些找茬的话,想激怒杜海波,让他同意离婚。
可每次收到杜海波的回信,她都会大失所望。
杜海波最后一次回来,在家待了十多天,两人就吵了十多天。他走的时候说,回部队就申请退役,回京城跟她好好过日子。
张钰根本不信杜海波临走时说的话——杜海波有多热爱部队,她最清楚。
没想到,杜海波真的退役回了京城,还直接把她和高彬堵在了家里。
恰巧这时,儿子竟然没认出打高彬的人是杜海波,张口就骂杜海波是坏蛋,说高彬才是他爸爸。
就是儿子这句话,让杜海波起了疑心,也让事情变得无法收拾。
这一切都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发生。张钰看着杜海波走出家门时决绝的背影,知道自己和高彬都完了。
但他们俩都清楚,承认孩子的身世会有什么后果,所以无论公安怎么审问,都没有承认。
可在他们儿子的证词和血型化验单面前,他们只能低头认罪,如实交代了事情的真相。
张钰的母亲得知女儿和高彬被公安局带走的消息,并没有惊慌——因为她早就想到会有这一天。
女儿性格执拗,说什么都听不进去,出事是迟早的事。
公安局的人来通知她去接外孙子时,她还以为外孙子亲生父亲的事情没暴露,就领着一大家子人来到公安局。
张钰的母亲盘算着,吵一吵、闹一闹,让公安局的人知道做军人媳妇有多不容易,就算犯了错也是有原因的,说不定能轻判几年,少蹲两年监狱,还能跟杜海波离了婚,这或许也未必是坏事。
所以她来到公安局治安科,见到公安民警,不管对方是不是主管领导,就大声嚷嚷起来:“杜海波呢?他人在哪儿?我姑娘就算再对不起他,也不至于把她送进公安局吧?过不下去就离婚,何必要把人往死里整?怎么,军人就了不起吗?我丈夫也是军人,还是上过战场、立过功的军人!我们这些做军嫂的理解军人,可谁又理解我们这些军人家属呢?”
张钰的大嫂接着说:“是啊!过不下去就离婚呗,怎么说也是夫妻一场,我妹妹还给她生了儿子,杜海波怎么就这么薄情寡义呢?”
一名公安民警大声制止她们,说这里是公安局,说话要注意分寸。可张钰的母亲根本不听,继续提高嗓门说道:“同志,我知道这里是公安局,所以才过来跟你们讲道理,让你们知道我女儿这十多年过得有多不容易!”
她目光环顾一周,见办公室里的公安都在安静地听着,顿时又提高音量继续说:“他们结婚十三年,这十三年里,杜海波回了几趟家?用手指头都能数过来!我女儿一个人在家带孩子,一个人做饭,一个人过节、过年,一个人应付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别人两口子是‘朝夕相伴’,他们呢?丈夫回来待一段时间,她刚适应有丈夫在家的日子,他就又走了。我女儿目送他走出家门,关上门还得重新适应一个人的孤苦日子。”
“你们说她容易吗?她犯点错是不对,可换成任何一个女人,又有几个人能受得了这样的日子?孩子出生时,他不在身边;孩子生病时,他不在身边;孩子在外面被欺负了,他不在身边;孩子有个头疼脑热的,他还是不在身边。怎么,女人一旦嫁给军人,就得过这种守活寡的日子吗?”
一些不清楚实情的公安,这时听了张钰母亲的话,都有些动容,对张钰生出了几分怜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