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终极揭秘《知我·暗里着迷》
第31章:叶枫临的身份
废弃的老宅在夜色中如同一个沉默的怪物,吞噬了光线,也吞噬了过往的温情。空气中弥漫着陈腐的灰尘和一种难以言喻的、来自记忆深处的冰冷气息。萧悦知紧紧攥着母亲那本已然发黄发脆的日记本,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日记里的文字像一把把淬毒的匕首,精准地刺穿了她二十多年来赖以生存的认知堡垒。那些关于“特殊天赋”、“核心样本”、“潜能激发”的冰冷记录,那些关于父母因“计划外干预”而导致的“意外”身亡的隐晦描述,将她的人生彻底颠覆。她不是父母自然孕育、在爱与呵护中长大的孩子,她是一件“作品”,一场疯狂实验的核心产物。她的直觉,她的敏锐,她引以为傲的、让她在警队脱颖而出的观察力与推理能力,可能都并非天生,而是被精心“设计”和“培育”出来的。
这个认知带来的寒意,比地下迷宫的潮湿阴冷更刺骨,比凶手扭曲的面具更令人作呕。
她猛地抬起头,目光如两道冰锥,直刺向站在不远处阴影里的叶枫临。他依旧穿着那身剪裁合体的深色外套,身形挺拔,但在摇曳的手电筒光晕下,他的轮廓显得模糊而不真实。从初遇至今,他就像一个优雅而神秘的幽灵,穿梭在她的调查轨迹中,提供线索,化解危机,却又始终笼罩在重重迷雾里。
现在,这层迷雾到了必须散开的时刻。
“叶枫临,”她的声音嘶哑,带着一种极力压抑却依旧泄露出来的颤抖,像是在砂纸上磨过,“告诉我,全部。现在,立刻,马上。你究竟是谁?‘父亲’是谁?‘知我’计划到底是什么?还有……我,到底是什么?”
最后几个字,她几乎是从齿缝间挤出来的,带着一种濒临崩溃的绝望和决绝。
叶枫临静静地回望着她,脸上没有了往日那种似笑非笑的戏谑,也没有了刻意表现出来的疏离。他的眼神复杂得像一片深不见底的海,翻涌着痛苦、挣扎、愧疚,以及一种……近乎悲悯的情绪。他沉默着,这沉默仿佛持续了一个世纪之久,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风吹过残破窗棂的呜咽声,像是在为这场迟来的坦白奏响背景乐。
终于,他缓缓向前走了几步,踏入手电光更明亮些的区域。他的脸色在光线下显得有些苍白。
“悦知,”他第一次如此正式而低沉地叫她的名字,不再是带着距离感的“萧警官”,“我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只是没想到,会是在这样一个地方,以这样一种方式。”他环顾了一下这间布满灰尘和记忆碎片的房间,嘴角牵起一丝苦涩的弧度。
“我是叶枫临,这个名字是真的。但我还有另一个身份——我是‘父亲’的养子。”
尽管早有预感,但当“养子”这个词真切地从他口中说出时,萧悦知的心脏还是猛地一缩,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攥住。
“很多年前,我是一个孤儿,在街头流浪,挣扎求生。”叶枫临的声音低沉而平稳,仿佛在讲述一个与自己无关的故事,“直到有一天,我遇到了他。那时候,他还不叫‘父亲’,他是一个看起来温文尔雅、学识渊博的学者,名叫林永琛。他收养了我,给了我衣食无忧的生活,给了我最好的教育。我以为我遇到了天使,抓住了命运的馈赠。”
他的目光变得悠远,仿佛穿透了时间的壁垒,回到了那个决定他命运的节点。
“但很快,我发现事情并非如此。他带我进入了一个地方,就是‘心象’中心的前身——那家隐藏在公众视野之外的‘儿童潜能发展研究所’。那里有很多孩子,他们和我一样,要么是孤儿,要么是家庭背景复杂、不易引起外界关注的孩子。我们被统称为‘种子’。”
“研究所里充满了各种……难以想象的测试和训练。记忆力、观察力、逻辑推理、空间感知、甚至是对疼痛和恐惧的耐受度。我们学习各种知识,从古老的符号学、哲学,到现代的心理学、神经科学,还有……格斗、潜入、情报搜集。”叶枫临指了指自己的脑袋,“他像填鸭一样,往我们的大脑里塞进远超常人的知识,并用他独创的催眠和心理暗示技术,试图‘优化’我们的思维模式,激发所谓的‘潜在能力’。”
萧悦知屏住呼吸,她脑海中那些模糊的、关于测试和隔离房间的记忆碎片,开始不由自主地随着叶枫临的叙述拼凑起来。
“而你,萧悦知,”叶枫临的目光重新聚焦在她脸上,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你是其中最特殊的一个。你是‘核心样本’,代号‘夏娃’。林永琛,也就是‘父亲’,他认为你拥有一种近乎完美的心理素体和潜意识结构,是承载他‘新人类’理念最理想的容器。他对你的关注远超其他任何人,所有的实验方案,很多都是以你为蓝本进行设计和调整的。”
“所以,我童年那些所谓的‘天赋异禀’,都是他‘设计’出来的?”萧悦知的声音冷得像冰。
“不完全是。”叶枫临摇了摇头,“他更倾向于认为,他是‘发现’并‘引导’了你的天赋。他相信每个人类大脑都拥有巨大的、未被开发的潜能,而他的技术,可以绕过常规的成长和学习过程,直接将这些潜能‘唤醒’和‘固化’。你的敏锐和直觉,或许基底是你与生俱来的,但无疑,在他的‘培育’下,被放大和强化到了极致。你是他最成功的‘作品’,也是他整个‘知我’计划的灯塔和希望。”
“那场大火呢?”萧悦知追问,这是她记忆中最混乱、最痛苦的部分,“研究所为什么会关闭?我的父母……”
叶枫临的眼神黯淡了下去:“那场大火……并非意外。是你的父母,他们逐渐察觉到了林永琛实验的非法性和危险性,尤其是他对你进行的那些深度干预。他们试图收集证据,揭露真相,带你离开。这触怒了林永琛,也威胁到了他的整个计划。”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说出接下来的话需要巨大的勇气:“火灾是他一手策划的,目的是销毁证据,并……处理掉你的父母。他需要你成为一个‘纯粹’的、不受原生家庭影响的实验体。那天晚上,混乱中,我亲眼看到……”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用词,“……看到有人带走了昏迷的你,而你的父母,没能逃出来。”
萧悦知感到一阵天旋地转,她扶住旁边落满灰尘的桌子才勉强站稳。虽然从日记中已经窥见端倪,但听到叶枫临亲口证实,那种冲击力依旧排山倒海。她的父母,是为了保护她而死的!他们不是死于意外,而是被谋杀!被那个她曾经可能依赖、信任的“研究者”谋杀!
“那你呢?”她强忍着胸腔里翻涌的悲愤,盯着叶枫临,“你在这场大火中,又扮演了什么角色?你当时在哪里?”
“我?”叶枫临自嘲地笑了笑,“我当时只是一个稍微高级一点的‘种子’,一个被他洗脑,对他既恐惧又依赖的养子。大火发生时,我按照他的指示,去保护最重要的‘资产’——也就是你。但我赶到时,你已经被人带走了。后来,林永琛对外宣称在火灾中‘丧生’,研究所关闭,‘知我’计划转入更深层、更隐蔽的地下状态。”
“他为什么要假死?”
“为了摆脱官方的追查,更方便地进行他的研究。他认为当时的实验环境已经不够‘安全’,他需要更绝对的控制权。而且,他似乎在那场火灾前后,对他的理论有了新的……‘突破’。”叶枫临的眉头紧锁,“他开始更加痴迷于古老的意识操控符号和仪式化行为,认为结合现代科技,这些手段可以更彻底地重塑一个人的认知核心,甚至……实现某种意义上的‘进化’。”
“所以,现在的连环杀人案,就是他那套‘新理论’的实践?”萧悦知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
“是的。”叶枫临肯定道,“‘知我’计划并未停止,只是变得更加隐秘和极端。林永琛,我们的‘父亲’,从未放弃他的野心。他隐藏在幕后,通过网络、催眠后的指令、以及他发展的核心信徒,继续着他的实验。而现在的这些谋杀……是他新一轮的‘筛选’和‘唤醒’仪式。”
“筛选什么?唤醒谁?”
“筛选那些能够承受他精神暗示,或者说,在早期实验中表现出特定倾向,但未能达到他标准的‘次级种子’或相关知情者。他们的死亡,现场布置的符号,特定的元素(雨、艺术、水),都是他精心设计的仪式环节。他认为,通过这些充满象征意义的死亡,可以汇聚某种‘能量’,或者更科学点说,是激活特定的神经潜意识网络。”叶枫临的目光再次牢牢锁定萧悦知,“而最终要‘唤醒’的,是你,悦知。他一直认为,你体内沉睡着他最完美的‘成果’,只是需要一把特殊的‘钥匙’来开启。这套连环谋杀仪式,就是他为开启你这把‘锁’,而打造的‘钥匙’。”
萧悦知感到一股寒气从脚底直窜头顶。凶手在排水系统说的话再次回响在耳边——“我们是一样的,都是‘父亲’的作品。”“你才是最后的祭品,唯一的完成品。”原来,这一切的死亡和恐惧,最终都指向她!她是这场疯狂仪式的最终目标!
“那个戴着面具的凶手……他是谁?他叫我‘父亲’的作品,他说我们是一样的!”萧悦知急切地问,这是解开当前危机的关键。
叶枫临的脸上掠过一丝清晰的痛楚:“他……他也是当年的‘种子’之一,名叫阿哲。他曾经……是你童年时,在研究所里最亲近的玩伴。”
又一个记忆的惊雷在脑海中炸开。那个模糊的,总是跟在她身后,有着明亮眼睛的小男孩……阿哲?
“他……他不是应该在那场大火里……”萧悦知难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