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不仅知道她是负责林雅婷案件的警官,还知道她的住址,甚至能够悄无声息地进入她的公寓。这种渗透能力远超普通犯罪分子。
等待取证科到来的时间里,萧悦知打开了笔记本电脑,开始搜索近期是否有类似的神秘符号出现在其他案件中。她扩大了搜索范围,包括全国乃至国际上的未解案件。
突然,一个弹窗广告引起了她的注意——那是一家名为“心象”的心理咨询中心的广告,而广告的logo设计与那枚徽章上的符号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萧悦知立刻点击链接,进入了“心象”心理咨询中心的网站。网站的设计简洁专业,介绍了各种心理咨询服务,从压力管理到创伤治疗,看起来与普通的心理咨询中心没什么不同。
但当她浏览到“我们的团队”页面时,一张熟悉的面孔让她屏住了呼吸——林雅婷的名字和照片赫然在列,介绍称她为“特邀艺术治疗师”。
林雅婷从未在个人资料中提及自己与心理咨询中心有关联。这是一个全新的线索。
萧悦知立刻记下了中心的地址和联系电话,准备明天一早前去调查。就在这时,她的手机响了,是技术科的小张打来的。
“萧队,你让我们检查的林雅婷的电脑,我们有重大发现。”小张的声音听起来既兴奋又紧张,“我们在她的电脑加密分区里找到了一组被删除的照片,已经成功恢复了。”
“什么照片?”萧悦知问道,心中已有不祥的预感。
“是...是你的照片,萧队。大约二十多张,都是最近拍的,在你家附近、警局外面、常去的咖啡馆...几乎涵盖了你所有的活动地点。”
萧悦知感到一阵眩晕,手机差点从手中滑落。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把照片发给我,现在就要。”
几分钟后,照片出现在她的邮箱里。萧悦知一张张翻看,冷汗顺着脊背流下。这些照片记录了她过去两周的生活:她早上出门跑步的照片、在警局外买咖啡的照片、周末去超市购物的照片、甚至有一张是她站在自家阳台上的远拍。
最令人毛骨悚的是最后几张照片——那是她昨晚在家中的照片,透过窗帘的缝隙,可以看到她正在客厅里看电视。拍摄时间大约是晚上九点,正是林雅婷被杀的时候。
这意味着,当凶手在杀害林雅婷时,还有另一个人在监视着她的一举一动。
萧悦知感到一阵恶心,冲进卫生间干呕起来。恐惧和愤怒交织在一起,让她浑身发抖。她不再是案件的调查者,而是早已卷入漩涡的中心。
她回到客厅,重新拿起那枚徽章的照片。符号的线条在她眼中仿佛活了过来,扭曲旋转,组成一个个诡异的图案。她突然意识到,这个符号不仅仅是一个标记,它是一张网,而她已经被困在网中央。
电话再次响起,是取证科的人已经到了楼下。萧悦知让他们上来,同时做了一个决定——她不会退缩,不会让恐惧支配自己。无论对方是谁,无论这场“游戏”有多么危险,她都会追查到底。
当取证科的技术人员开始检查她的公寓时,萧悦知站在阳台上,望着远处城市的灯火。雨已经停了,但夜空依然阴沉,看不到一颗星星。
那个经过处理的电子声音在她脑海中回响:“游戏开始了,警官。”
是的,游戏开始了。萧悦知握紧了栏杆,指节因用力而发白。但她不会任由摆布,她会找出真相,找出那个将她视为游戏目标的幕后黑手。
就在这时,她的手机收到了一条新信息,来自一个未知号码:
“你喜欢我送你的礼物吗?那只是开始。”
萧悦知立刻回拨过去,但电话已经无法接通。她盯着那条短信,突然明白了一件事——这不再仅仅是一起谋杀案调查,而是变成了她与一个看不见的对手之间的生死较量。
而较量的规则,她一无所知。
技术人员在公寓里发现了几个微型摄像头,分别安装在客厅的吊灯、卧室的烟雾报警器和书架的书籍之间。这些摄像头极其隐蔽,电源足以维持数月,传输方式不明,可能是通过附近的无线网络或移动数据网络。
萧悦知回想起自己过去几周在公寓内的一举一动都可能被监视,感到一阵毛骨悚然。对方不仅侵入了她的生活,还侵入了她最后的安全港湾。
“萧队,这些设备非常专业,不是市面上能买到的普通货色。”取证科的负责人面色凝重地说,“安装的人很懂行,避开了所有容易被发现的位置。”
萧悦知点点头,“能提取到什么有用的信息吗?”
“我们正在尝试追踪信号接收端,但可能性不大。这种设备通常会将数据发送到一个中转站,再加密传输到最终目的地。”负责人叹了口气,“萧队,我认为你应该考虑暂时搬到一个安全屋去。对方显然对你非常了解,而且资源雄厚。”
“谢谢你的建议,但我不会躲起来。”萧悦知坚定地说,“如果他们的目标是我,那正好,我可以省去找他们的麻烦。”
负责人欲言又止,最终只是点了点头,“好吧,我会尽快完成取证工作。同时我建议你更换所有的锁具,加强安保系统。”
“已经安排了。”萧悦知看了眼手表,凌晨四点二十三分,“你们继续工作,我需要小睡一会儿,明天...今天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
她走进卧室,关上门,靠在门板上深吸一口气。疲惫如潮水般涌来,但她知道自己是睡不着的。太多的疑问在脑海中盘旋:徽章上的符号到底代表什么?林雅婷与“心象”心理咨询中心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凶手要监视她?那个匿名电话和视频是谁打的?“游戏开始了”又是什么意思?
她走到窗前,拉开窗帘一角,看向投下红蓝色的光晕。远处,城市的轮廓在黎明前的黑暗中若隐若现。
就在她准备转身时,街角的一个身影吸引了她的注意。一个穿着深色风衣的高个子男人站在路灯下,抬头望着她的方向。距离太远,她看不清对方的面容,但能感觉到那道注视的目光。
萧悦知立刻拿起望远镜,但当她再次看向那个街角时,男人已经消失了,仿佛从未存在过。
是幻觉吗?还是那个一直在监视她的人?
她放下望远镜,感到一阵无力。对手在暗处,她在明处,这种不对称的较量让她处于绝对劣势。但萧悦知知道,恐慌和犹豫只会让情况更糟,她必须保持冷静,寻找突破口。
那个符号是关键。她回到客厅,拿起徽章的照片,再次仔细端详。这一次,她注意到符号中心的一个细节——一个极小的、几乎难以察觉的眼睛图案,隐藏在复杂的线条之中。
这个眼睛的设计让她想起了一个古老的神秘学派——诺斯替教派中的“全视之眼”,象征神对世界的监视和认知。但与之又有所不同,这个眼睛是半闭的,仿佛在沉睡,又或将醒未醒。
“认知...监视...”萧悦知喃喃自语,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她立刻打开电脑,搜索“诺斯替教派”与“现代心理学”的结合。
搜索结果中,一篇题为《诺斯替主义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学术论文引起了她的注意。作者是一位名叫陈永明的心理学教授,现任教于本地大学。更重要的是,论文中提到了一个名为“认知重构”的概念,与符号学专家对徽章的初步解读不谋而合。
萧悦知记下了陈教授的联系方式,决定今天就去拜访他。也许他能解开符号背后的秘密。
天空开始泛白,新的一天即将开始。萧悦知洗了把脸,换上干净的制服,对着镜子整理仪容。镜中的女警面色略显苍白,但眼神坚定,没有丝毫退缩。
无论面对什么,她都会坚持到底。这是她的选择,也是她的使命。
当下楼来到自己的车前时,她发现车窗上贴着一张便条,上面打印着一行字:
“你知道你在寻找什么吗?或者,你害怕找到的正是你自己?”
便条下方,画着那个熟悉的符号——半闭的眼睛仿佛正注视着她,带着某种难以言喻的期待。
萧悦知握紧便条,环顾四周。街道上已经开始有早起的行人,但没有人看起来可疑。对手无处不在,却又无迹可寻。
她深吸一口清晨凉爽的空气,坐进驾驶座,发动汽车。今天,她要去会会那位陈教授,或许他能提供一些答案。
但内心深处,萧悦知知道,这场“游戏”才刚刚开始,而她已经身陷其中,无法脱身。唯一的出路,就是坚持到底,揭开所有迷雾后的真相——无论那真相会多么令人不安。
汽车驶入清晨的车流中,萧悦知透过后视镜看了一眼自己的公寓楼。在顶层的某个窗户后,似乎有一个黑影一闪而过。
她握紧方向盘,目光坚定地望向前方。恐惧依然存在,但已被决心取代。
游戏开始了,而她,绝不会轻易认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