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三国群美传 > 第78章 告别温柔乡,抵达颍川。

第78章 告别温柔乡,抵达颍川。(2 / 2)

凌云将那一丝对娇妻的愧疚与思念深深埋入心底最深处,目光重新变得如同出鞘利剑般锐利而坚定,充满了对前路的审慎与征服欲。他的下一站,目标明确——正是那名士辈出、冠盖云集、素有“天下之中”、“文风鼎盛”美誉的豫州颍川郡!

路线在他心中早已勾勒清晰:自冀州中山国毋极县出发,一路向南,经赵国、魏郡,进入司隶校尉部辖下的河内郡,然后择机自孟津或小平津等重要渡口,设法渡过波涛滚滚的黄河天险,便可进入豫州地界,再向西南方向持续行进,即可抵达此行的目的地——颍川郡治所阳翟城及周边区域。

这一路,不再有城池中的短暂休整与灯下温情,取而代之的是真正的风餐露宿,日夜兼程。为了尽可能节省时间,避开不必要的麻烦,他们常常刻意错过沿途的驿舍与城镇,只能在荒郊野外寻找背风、近水处临时扎营。

初春的北方,夜晚依旧寒冷刺骨,呵气成霜。众人围着噼啪作响的篝火,啃着冰冷坚硬的干粮或猎来的野味,听着旷野之中呼啸的风声与远处山峦间偶尔传来的、令人毛骨悚然的野狼嚎叫。

马蹄踏过尚未完全解冻、依旧坚硬的官道,或是刚刚开始变得泥泞的土路,溅起点点冰冷的泥浆;风吹日晒,霜打雨淋,每个人的脸上、甲胄衣袍上都不可避免地沾染了尘土,多了几分难以洗刷的沧桑与疲惫,但那一双双眼睛,在经历了塞北风沙与沿途见闻的洗礼后,却愈发显得精亮悍勇,锐气逼人。

沿途所见所闻,与相对安稳、生机勃勃的朔方郡,以及甄家势力范围内尚算有序的冀州北部迥然不同。越是靠近被视为帝国心脏的中原腹地,越是能清晰地感受到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压抑与动荡。

道路两旁,田地荒芜、村落废弃的景象逐渐增多,面黄肌瘦、拖家带口的流民乞丐时有所见,目光麻木而绝望。

各地豪强大族修筑的坞堡比之前更为林立高耸,墙头上私兵武装巡逻的身影清晰可见,带着戒备与审视的目光打量着过往行人。而官府设立的关卡税吏,盘剥过往商旅百姓的手段也愈发苛刻沉重,怨声载道。

一幅帝国迟暮、纲纪松弛、乱象已显的凄凉画卷,正缓缓在凌云面前展开,这景象无声却有力地敲打着他的心防,更坚定了他必须尽快网罗英才、加速积蓄力量以应对未来变局的决心。

经过近二十日几乎不曾停歇的紧赶慢赶,一路餐风饮露,沐雨栉风,队伍终于风尘仆仆地抵达了颍川郡的地界。

刚一踏入颍川,整个队伍都能明显感觉到,此地的气氛与之前所经州郡陡然一变!这里的山水似乎都浸润着一股灵秀隽永之气。

田野规划得井井有条,阡陌纵横如棋盘,水利沟渠等设施完善,虽同样能见到民生艰难、赋税沉重的迹象,但整体的文化氛围与精神面貌却截然不同。

道路上,随处可见身着干净儒衫、头戴进贤冠、手持书卷的士子们结伴而行,他们或高声辩论着经义策论,或低声吟哦着诗赋文章,慷慨激昂之声与沉着思辨之语清晰可闻。

即便是乡亭市集之间,亦能听到从简陋塾舍中传来的孩童们诵读《诗》、《书》的稚嫩而整齐的嗓音。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墨香与一种无处不在的、追求学问与思辨的独特气息。

颍川郡,阳翟城外。凌云勒住胯下同样疲惫的坐骑,抬手示意队伍暂歇。

他微微眯起眼睛,眺望着前方那座并不以城墙高大雄伟见长,却因无数智慧之星在此孕育、碰撞、交锋而名动天下的古老城池。

荀氏、陈氏、钟氏、郭氏……一个个在未来数十年间将如雷贯耳、深刻影响天下大势的谋臣姓氏,其根基或发迹之地,皆在于此。这里,是智慧的摇篮,是思想的熔炉,是未来即将搅动天下风云的诸多顶尖谋臣的故乡与初舞台。

“颍川多奇士,人杰地灵,果然名不虚传。”凌云低声自语,嘴角勾起一丝混合着期待与挑战意味的弧度,眼中闪烁着如同发现宝藏般的光芒,“且让我看看,能否在这龙潭虎穴、英才荟萃之地,寻得一二真正能照亮我等前路的璀璨明珠。”

潜龙悄然潜入颍川,他将在这片人文荟萃、智谋如云的土地上,收敛爪牙,谨慎地展开新一轮的寻访、观察与无声的角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