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达颍川郡治所阳翟城,凌云(凌风)一行人并未选择张扬,而是在城内寻了一处位置相对僻静、但环境整洁清幽的“悦来”客栈落脚。
甫一安顿下来,便察觉到整座城池似乎都笼罩在一种不同寻常的活跃气氛中。无论是街头巷尾高谈阔论的士人,还是市井百姓茶余饭后的闲谈,热议的焦点都集中在一桩即将举行的盛事——由颍川几位德高望重的名士牵头,在城西那闻名遐迩的荀氏家族庄园内举办的“颍川雅集”。
这并非官府组织的正式经筵讲学,而是当地顶尖士族、名流大儒自发举行的清谈交游盛会,旨在切磋学问,交流思想,品评时政与人物,乃是颍川乃至整个豫州文化圈内极具分量的一大盛事。
街道上,比往日更加熙攘。随处可见身着或素雅或华美儒衫、头戴标志性的进贤冠的士子们,或乘坐牛车安车,或三五成群徒步而行,人流皆不约而同地朝着城西方向汇聚。
人人脸上都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与殷切期待,相识者相互揖让问候,高声谈笑,议论着此次可能出席的各位名士大家,猜测着会上可能出现的精彩辩论。
空气里,仿佛都弥漫着一股浓厚的文墨书香气息与一种躁动不安的、对知识与名声的渴望。
“听说了吗?此次雅集,荀氏八龙中的慈明公(荀爽)虽因年事已高未必亲至,但其族中几位声名鹊起的俊彦,如那被誉为‘王佐之才’的荀彧荀文若、其兄荀衍荀休若等,必定会出席!”
“陈氏那位以知人着闻的长文公子(陈群),据说也已从外游学归来,此番定会赴会,一展才学!”
“还有钟氏、韩氏等各家英才……此次雅集,真可谓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乃数年难得一见之盛况啊!”
“正是!若能在此等群英荟萃的盛会上,哪怕只是得到某位名士只言片语的赞许,或是于辩论中展露些许头角,必能声名鹊起,为日后仕途铺平道路!”
听着周围不绝于耳的议论声,凌云心中瞬间了然,眸中精光一闪。
这正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可以近距离接触颍川最顶尖精英、观察那些青史留名之人在未发迹时真实状态的绝佳机会!他立刻做出周密安排:由典韦(恶来)带领二十名亲卫精锐留守客栈,务必寸步不离,严密看守好马车内那些至关重要的财物(主要是剩余的琉璃珍品和此行所需的资金),不得有任何闪失。
而他则亲自带着更为沉稳干练、且因出身缘故略通文墨(至少能听懂士人间的谈论)的李进(李锦),前往那荀氏庄园一探究竟。
轻装简从,赴会荀园
凌云与李进皆换上了较为体面、用料尚可却不显过分招摇的文士常服,凌云依旧使用化名“凌风,字乘风”,李进则扮作随行的书童或仆从,化名“李锦”。
两人未携带任何显眼的兵刃,唯有凌云腰间象征性地佩了一柄装饰意义大于实战价值的青钢长剑,剑鞘古朴,更为他增添了几分儒雅之中暗藏英武的独特气质。
荀氏庄园位于阳翟城西郊,依山傍水,环境极其清幽雅致。尚未走近,便已听到若有若无的丝竹管弦之声随着微风隐隐传来,可见庄园内部活动之盛与规模之大。
此刻,庄园那气派而不失典雅的大门前,已是车水马龙,冠盖云集。各式各样的马车、牛车停满了门前的空地,身着各色华服、头戴高冠的士人络绎不绝。负责迎宾的荀家仆役训练有素,个个彬彬有礼,一面熟练地查验着来客的请柬,一面引导着客人有序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