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民间场 > 第一百一十九话 :玉魄守正

第一百一十九话 :玉魄守正(1 / 2)

上阙:蒙尘之璧

宁瑜行至一座依山傍水的古城,名曰“琅玕邑”。此地自古以出产美玉闻名,城中街巷多以玉器为名,如“琼琚巷”、“瑶璋街”,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一种温润清冷的气息。邑中百姓,无论贫富,多以佩戴玉饰为荣,深信玉能养人,能辟邪,是君子德行的象征。

然而,甫一踏入琅玕邑,宁瑜便敏锐地察觉到一丝异样。此地玉气虽盛,却失之纯粹,隐隐透着一股沉闷压抑之感,仿佛上好的美玉蒙上了一层难以察觉的尘垢。往来行人,虽大多佩玉,但其神色间,少了几分玉之温润滋养应有的从容安详,反而多了些浮躁与计较。他们交谈之间,言必及玉,比的不是玉的品相德行,而是其价值几何,出自哪位名家之手,能否带来好运财运。

宁瑜信步于市集,只见玉器店铺鳞次栉比,幌子招摇,什么“金玉满堂”、“珠光宝气阁”、“通灵宝玉斋”,名号直白,透着浓浓的市侩气息。店内伙计巧舌如簧,将一块块玉石吹得天花乱坠,仿佛佩戴之后便能立刻官运亨通、财源广进。

他走进一家规模颇大的玉器行“聚宝楼”,店内陈设奢华,琳琅满目。一位掌柜模样的中年人见宁瑜气度不凡,立刻热情迎上:“贵客临门!可是要选玉?小店新到了一批上好的和田籽料,雕工更是请了京城的御用匠人,您看这尊‘貔貅纳财’,玉质油润,雕工传神,请回去必定招财进宝,生意兴隆!”

宁瑜目光扫过那尊雕琢繁复、神形却略显呆板的玉貔貅,神识微动,便觉那玉石本身灵气尚可,但其上却缠绕着一股人为附加的、急功近利的意念,破坏了玉本身的温润中和之气。

“掌柜的,此地可有何古玉,或是不以形制取胜、但玉德充盈之器?”宁瑜问道。

掌柜愣了一下,随即笑道:“客官是雅人!不过如今这世道,谁还讲究那些虚的?玉好不好,一看品相,二看寓意,三看雕工。您说的那古玉,品相未必好,寓意也老旧,卖不上价。像这块‘一路连科’的玉佩,或是那尊‘马上封侯’的玉摆件,才是畅销之物!”他指着几件雕着鹭鸶莲花、猴子骑马的玉器推荐道。

宁瑜摇了摇头,不再多言,转身离去。他能感觉到,这琅玕邑的玉文化,已然偏离正道,从注重玉之内在德行(仁、义、智、勇、洁),沦为了追逐玉之外在价值与功利寓意。玉,这本该滋养心性、象征高洁的灵物,在此地竟成了助长贪欲与虚荣的工具。

他行至城中心,那里有一座气势恢宏的府邸,门楣上悬挂着“玉德府”的金字匾额,乃是本地管理玉矿、评定玉器、主持玉祭的官方机构,也是历任邑守的居所。此刻,玉德府门前车马喧嚣,似乎正在举办一场盛会。

宁瑜向路人打听,得知是邑守大人正在府中举办“赏玉大会”,邀请了城中所有有头有脸的玉商和藏家,品鉴一方据说刚刚出土的、千年难遇的“通天灵玉”。

“听说那灵玉光华内蕴,能自行呼吸,靠近之人皆感心神宁静,百病全消!邑守大人得此至宝,真是我琅玕邑之福啊!”路人甲赞叹道。

“是啊,据说已有数位富商大家出价百万,欲求此玉而不得呢!”路人乙附和道,眼中满是羡慕。

宁瑜却微微蹙眉。能自行呼吸、影响人心神的玉?若非天生地养的旷世奇珍,便极有可能是……某种通灵之物,或是被邪异附着的妖玉!如此大张旗鼓地展示,恐非吉兆。

他神识悄然探向玉德府深处,果然感应到一股异常强大、却驳杂不纯的玉灵之气。那气息核心,温润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冰冷与贪婪,正如同漩涡般,悄然吸收着与会者散发出的惊叹、贪婪、崇拜等情绪,其灵光隐隐带着血色。

此玉,绝非善类!

而更让宁瑜心惊的是,他感应到那玉德府的地基之下,似乎镇压着另一股极其微弱、却纯正平和的玉灵意念,那意念充满了悲伤与不屈,仿佛在发出无声的呐喊。

这琅玕邑,玉德蒙尘,恐怕根源就在这玉德府与那方所谓的“通天灵玉”之上。

中阙:血玉迷心

宁瑜并未贸然闯入玉德府,而是在附近寻了一处清静的茶楼,要了临窗的雅座,一边品茶,一边观察府中动静。

赏玉大会持续了整整一日,直至夜幕降临,那些参与盛会的玉商名流们才陆续乘车离去。他们个个面色潮红,神情亢奋,议论纷纷,无不对那“通天灵玉”推崇备至,言语间充满了占有欲。

“此玉真乃神物!若能请回府中供奉,何愁家业不兴?”

“邑守大人说了,此玉有德者居之,明日将在府前设下三关考验,通过者,便可与灵玉结缘!”

“无论如何,我定要一试!”

宁瑜听着这些议论,心知那“灵玉”的蛊惑之力已然生效。所谓考验,恐怕不过是邑守与那妖玉筛选“养料”的手段。

是夜,月明星稀。宁瑜身形如烟,悄无声息地潜入玉德府。府内守卫森严,但于他而言,形同虚设。他依循着那纯正玉灵意念的指引,来到府邸后院一处偏僻的角落。

这里有一座废弃的枯井,井口被巨大的青石板封死,石板上刻满了扭曲的符文,散发着禁锢与污秽的气息。那纯正而悲伤的玉灵意念,正是从这井底传来。

宁瑜挥手拂开石板上的尘土,仔细辨认那些符文,脸色渐沉。这并非正道封印,而是一种极其恶毒的“秽土镇灵咒”,以污秽之气不断侵蚀、污染被镇压的灵物,直至其灵性泯灭,或转化为怨灵。

他并指如剑,凌空划出一道破邪金光,点向那符文核心!

“嗤啦——”

如同烧红的烙铁烫入冰雪,那扭曲符文发出刺耳的尖啸,黑气翻涌,试图抵抗,但在宁瑜精纯的纯阳法力冲击下,迅速消融瓦解。青石板上的禁制,瞬间破除。

宁瑜掀开石板,一股浓郁却纯净的玉灵之气混合着泥土的腥味扑面而来。他纵身跃入井中。

井底并不深,却别有洞天,是一处人工开凿的石室。石室中央,供奉着一尊半人高的玉雕。那玉雕并非神佛,而是一位身着古朴衣冠、手持玉圭的老者形象,玉质温润通透,内蕴宝光,虽身处污秽之地,却依旧散发着中正平和的浩然之气。

只是,此刻这尊玉雕之上,缠绕着无数细密的、如同血管般的黑色纹路,不断侵蚀着玉身,使其光芒黯淡。玉雕老者的面容,也带着深深的疲惫与痛苦。

“可是‘守玉灵’前辈?”宁瑜拱手问道。他能感受到,这尊玉雕并非死物,其内蕴藏着一个古老而正直的玉灵。

玉雕微微震动,一个苍老而虚弱的声音直接在宁瑜心间响起:“多谢……道友相助……老朽正是琅玕邑初代邑守,亦是此地‘玉魄’所化的守玉灵……”

“前辈何以被困于此?府中那‘通天灵玉’又是何物?”宁瑜问道。

守玉灵长叹一声,声音充满了悲愤:“那并非什么灵玉,而是‘血饕玉’!是数百年前,一个修炼邪术的方士,以万千生灵精血祭炼而成的一块邪玉!其性贪婪,能吞噬生灵精气与正面情绪,滋养自身,更能蛊惑人心,放大贪欲!”

“当年,老朽与几位同道,拼尽全力,才将那血饕玉封印于城外地脉深处。并以自身玉魄为核心,布下‘玉德大阵’,净化此地玉气,滋养邑民心性,使琅玕邑得以玉德传家。”

“然而……三十年前,现任邑守公孙冶,为一己私欲,竟暗中勾结邪修,找到了封印之地!他们以邪法削弱封印,取出了血饕玉!那公孙冶更是利欲熏心,竟妄想掌控血饕玉的力量,助他官运亨通,聚敛财富!”

“老朽出面阻止,却反被他们以这‘秽土镇灵咒’暗算,镇压于此!那公孙冶得了血饕玉,凭借其蛊惑之力,迅速掌控了琅玕邑的玉器交易,更以玉德府为幌子,大肆宣扬血饕玉的神异,吸引贪婪之人前来,成为血饕玉的养料!”

守玉灵的声音愈发激动:“你看如今这琅玕邑!玉德沦丧,人心不古,皆因血饕玉邪气侵蚀,以及公孙冶推波助澜所致!长此以往,不仅邑民心性被毁,那血饕玉吞噬足够精血魂力后,恐会彻底挣脱束缚,化为玉魔,为祸苍生啊!”

宁瑜闻言,心中震怒。为一己私欲,竟释放邪物,残害百姓,玷污玉德,此等行径,天理难容!

“前辈,我当如何助你?又如何对付那血饕玉与公孙冶?”宁瑜沉声道。

守玉灵道:“需先净化老朽身上这秽土咒力,使我能恢复部分力量,沟通地脉,重启玉德大阵。唯有借助大阵之力,方能压制血饕玉的邪气,将其重新封印!但那公孙冶身边,必有邪修守护,且血饕玉本身灵智已开,极为狡诈凶戾……”

“无妨。”宁瑜目光坚定,“请前辈指引,我先为您驱除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