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古刹死寂
宁瑜与阿翎行至陇西黄土高原,时值深冬,北风卷地,万物凋零。为寻访一处记载于古籍中的前代禅宗遗迹,二人踏入了一片名为“寂灭原”的荒凉之地。
高原之上,沟壑纵横,植被稀疏,唯有枯草在风中瑟瑟作响。按照古籍指引,行至一处背风的山坳,果然见到一座几乎与黄土融为一体的古老寺庙。寺名已不可辨,山门倾颓,院墙坍塌,唯有一座主体殿宇尚且屹立,却也破败不堪,布满岁月侵蚀的痕迹。
踏入寺中,一股远比外界更加深沉、更加绝对的“死寂”之感扑面而来。并非单纯的安静,而是一种仿佛连时间都已凝固、万物生机尽数断绝的虚无。院中一棵巨大的菩提树,早已枯死不知多少岁月,枝干扭曲如鬼爪,不见一片叶子。殿前石阶缝隙中,连最顽强的苔藓也无迹可寻。
“此地……生机绝迹,禅意已死。”阿翎指尖气纹凝滞,流露出罕见的不适。她对生灵之气的感应在此地完全失效,仿佛踏入了一片生命的禁区。
宁瑜神色凝重,目光扫过荒芜的庭院,最终落在那座唯一完好的大殿。殿门虚掩,内里一片漆黑。他推开沉重的、布满虫蛀的木门,尘埃簌簌落下。
大殿内部更是空旷,除了厚厚的积尘,便只有正中央一座斑驳的莲台。莲台之上,供奉着一尊等人高的木雕佛像。
然而,这尊木佛,却与寻常寺庙所见截然不同。
它并非宝相庄严,亦非慈悲低眉。佛像通体呈现一种毫无生气的灰黑之色,仿佛被烈火灼烧过,又似被岁月彻底抽干了所有精华。佛像的姿势也极为奇特,并非跌坐或站立,而是以一种极其扭曲、痛苦的姿态蜷缩着,双手紧紧抱住头颅,面容模糊,只能隐约看到极度挣扎与绝望的轮廓。
更令人心悸的是,这木佛散发出的气息。它没有一丝一毫的佛门祥和或禅意空灵,反而弥漫着一股浓郁到化不开的“枯寂”之意。这枯寂并非自然的消亡,更像是一种主动的、彻底的、对一切外缘与内在的否定与舍弃,走到了极致,反而化作了一种可怕的、吞噬一切生机的力场。正是这尊“枯禅木佛”,散发出的枯寂禅意,笼罩了整个古刹,使得此地生机绝灭!
“禅宗讲求‘枯木禅’,乃是以物喻心,于绝待中见真如。然此佛……其意已偏,走火入魔,由‘枯’入‘死’,由‘寂’入‘灭’,竟化禅意为毁灭之域。”宁瑜沉声道,看出了这木佛的诡异根源。雕刻此佛的禅修,其禅定功夫已至极高境界,却未能堪破最后一关,于极致枯寂中迷失本心,将自身对“空”、“无”的偏执理解,尽数烙印于这木佛之中,使其成为了一个不断散发“寂灭”意境的邪异之物。
就在二人观察之际,那枯禅木佛似乎感应到了生人的气息,那灰黑色的佛身,竟微微颤动了一下!一股更加深沉、更加冰冷的枯寂之意,如同无形的潮水,猛地向宁瑜与阿翎席卷而来!
所过之处,连空气中的微尘都仿佛失去了活力,悄然落地。宁瑜体表的护体清光,竟也在这枯寂之意的影响下,变得晦暗不明,运转滞涩!阿翎的灵鹤清气更是剧烈摇曳,仿佛随时可能熄灭!
这枯寂之意,并非攻击,而是“同化”!它要将一切闯入此地的生机,都拉入那永恒的、绝对的死寂之中!
中卷寂灭禅心
枯寂之意如渊如狱,无声无息地侵蚀着一切。宁瑜只觉自身法力运转越来越慢,心神也仿佛要陷入一片无边无际的、没有任何色彩与声音的黑暗虚空。阿翎更是脸色苍白,那源自生灵本源的清灵之气,在这绝对死寂的领域中被压制到了极限。
“不能任由其同化!”宁瑜心念电转,知道寻常法术在此等意境对抗中效果甚微。这并非力量的比拼,而是“道”与“意”的较量。这枯禅木佛所代表的,是一种走到了极端的、否定了所有生机的“空”。欲破此局,必须展现出一种同样深刻、却能包容生机、超越生死对立的大道意境。
他不再试图维持护体清光,反而将其缓缓收敛,盘膝坐下,手结莲花印,并非对抗那枯寂之意,而是主动将心神沉入一种玄妙的境界——非生非死,非有非无,乃是道家“无为而无不为”、佛家“真空妙有”的至高意境。
刹那间,宁瑜周身气息变得缥缈起来。他仿佛化作了这死寂古刹中的一块顽石,一坯黄土,与那枯寂之意似乎融为一体,却又在那极致的“空”中,保有一点不昧的灵明,一点蕴含无限可能的“种子”。这意境,如同在无边黑暗中点燃的一盏心灯,虽微弱,却坚定不移。
那枯寂之意的侵蚀,遇到了这看似空无、实则蕴含生机的意境,仿佛冰雪遇到了暖阳,虽未立刻消融,其势却为之一缓。
阿翎感受到宁瑜意境的变化,福至心灵,亦收敛了所有外放的清灵之气,将心神与宁瑜相连,共同沉浸于那“真空妙有”的意境之中。她的灵鹤本源,本就亲近自然,蕴含生机,此刻化作那“妙有”中一点最纯净的生机萌芽,与宁瑜的“真空”相辅相成。
二人意境交融,在这绝对死寂的领域中,硬生生开辟出了一小片“非寂灭”的净土。那枯禅木佛似乎受到了触动,那灰黑色的身躯震颤得更加明显,散发出的枯寂之意开始出现波动,不再那么纯粹。
然而,这枯禅木佛蕴含的偏执意境太过根深蒂固。千年的沉寂,早已将其固化。那波动仅仅持续了片刻,便再次稳定下来,甚至变得更加深沉、更加排外!它似乎将宁瑜二人展现的“生机萌芽”视为了最大的挑衅,那扭曲的佛像之上,竟隐隐浮现出一个模糊的、老僧入定般的虚影,那虚影面容枯槁,眼神空洞,唯有嘴角带着一丝对“生”的极致嘲讽与否定。
更加庞大的枯寂之意,如同实质的黑色潮水,带着碾碎一切“有”的意志,向那小小的净土碾压而来!宁瑜与阿翎构筑的意境,在这狂暴的寂灭意志冲击下,如同狂风中的残烛,岌岌可危!
就在这意境即将崩溃的刹那,宁瑜肩头的纸鹤,动了。
它并未飞向那枯禅木佛,也未散发光芒对抗那寂灭之意,而是轻轻地、仿佛毫无重量般,落在了那尊扭曲的木佛的——指尖之上。
那木佛紧抱头颅的手臂,有一根手指微微伸出,指向虚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