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能源核心的重塑(2 / 2)

凯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这个思路可行!如果散热问题解决,我们就能适当降低等离子体密度,减少磁场负荷,同时通过灵能辅助约束,提升聚变效率。我现在就修改模拟参数!”他立刻坐回电脑前,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屏幕上的模拟数据开始重新计算——当加入“灵能辅助散热”模块后,聚变效率稳定在86%,磁场负荷降至星晶合金的承受极限以内,核心体积也能控制在0.8米以内,所有关键参数终于全部达标!

星璃和小林也受到了启发,她们尝试将灵能导线按“螺旋交错”方式重新缠绕在模拟器上,同时加入“灵能散热”模块。当灵能频率与磁场频率的差值缩小到0.015赫兹时,模拟器屏幕上的同步率突然跳到92%,磁场分布图谱也变得异常均匀。“成功了!同步率达到92%了!”小林兴奋地喊道,声音打破了设计室的沉寂。

老周和莉娜则决定采用“分步提纯”的方法——先将星晶粉末冶炼成纯度96%的合金,再用精炼厂的“离子轰击”功能,对合金表面进行二次提纯,提升局部纯度至99.9%,重点强化约束磁场线圈的关键部位。“虽然这种方法会增加工序,但能在3天内完成高纯度合金的制备,完全能满足核心制造的时间要求。”老周拿着新的提纯方案,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新的设计方案很快确定:

1.核心结构:直径0.8米的球形结构,外层用99.9%纯度的星晶合金制作外壳,内置灵能散热导线;

2.约束系统:采用“灵能-磁场耦合”技术,灵能同步率目标95%,磁场强度提升60%,确保等离子体稳定约束;

3.聚变参数:等离子体密度1.3x102?\/3,点火温度1.5亿c,聚变效率目标88%;

4.散热系统:灵能辅助散热与传统管道散热结合,确保核心长时间运行温度稳定在安全范围。

接下来的两天,团队全身心投入到核心设计的细化工作中——凯绘制了详细的核心结构图,标注出每一个零件的尺寸和材质要求;星璃和小林完成了灵能导线的缠绕方案,制作了1:10的核心模型进行测试;老周和莉娜则开始制备高纯度星晶合金,为核心制造储备关键材料;雷诺则负责协调各环节的进度,确保设计与制造无缝衔接。

在一次灵能-磁场耦合的最终测试中,同步率成功突破95%,磁场强度也达到了设计要求,聚变模拟运行时间超过48小时,没有出现任何异常。当测试结束的那一刻,设计室里爆发出压抑已久的欢呼——这不仅是一个能源核心的设计成功,更是团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技术突破的又一次胜利,是他们在重建道路上跨越的又一道难关。

但欢呼过后,新的挑战也随之而来——核心的关键零件需要用3d打印机制作,部分特殊结构还需要手工打磨;灵能导线的缠绕精度要求极高,误差不能超过0.1毫米;核心的组装需要在绝对无尘的环境下进行,否则微小的灰尘都可能导致聚变失败。

“设计只是第一步,制造和组装才是更大的考验。”雷诺看着工作台上的核心模型,语气中带着清醒的认知,“但我们已经证明,只要团结协作,就没有解决不了的技术难题。接下来,我们要全力以赴,把这个设计图变成真正能运转的能源核心,给‘老兵号’换上一颗全新的‘心脏’,也为我们的未来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夜幕再次降临,设计室里的灯光依旧明亮。团队成员围坐在工作台旁,看着最终确定的核心设计图,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专注与坚定。技术攻坚的道路上,有挫折也有突破,有疲惫也有兴奋,但他们始终相信,只要朝着目标不断前进,就一定能实现能源核心的重塑,在这片废墟中,点亮属于自己的希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