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能源核心的重塑(1 / 2)

“先锋号”工业区的临时设计室里,四张拼接的金属板拼成了一张巨大的工作台,上面摊满了“希望方舟”数据库打印出的能量理论图谱、聚变核心结构草图,还有凯手写的密密麻麻的计算公式。应急灯的白光下,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专注的神情,空气中弥漫着咖啡(用仓库找到的速溶粉冲泡)的微苦气息,与纸张翻动的“沙沙”声、笔尖划过金属板的“咯吱”声交织,构成了技术攻坚独有的节奏。

“当前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在缩小核心体积的同时,保证聚变效率不低于‘老兵号’原核心的85%。”凯将一张聚变核心的三维结构图推到工作台中央,图上用红笔圈出了“约束磁场发生器”的位置,“‘老兵号’的原核心直径1.2米,而我们新设计的核心需要控制在0.8米以内,才能适配未来的新舰或‘老兵号’的改造空间。体积缩小40%,意味着约束磁场的强度需要提升至少60%,否则等离子体很容易突破磁场边界,导致聚变中断。”

雷诺指着图谱上的“灵能-磁场耦合公式”,眉头紧锁:“数据库里提到,艾塔尼文明用灵能增强约束磁场,能将磁场强度提升30%,但我们之前从未尝试过这种技术。星璃,你的灵能能不能精准控制磁场的分布?如果灵能注入不稳定,很可能会导致磁场紊乱,反而引发安全事故。”

星璃坐在工作台旁,面前放着一个小型的磁场模拟器——用仓库找到的电磁线圈和灵能导线自制的简易装置。她的手指轻轻搭在模拟器的接口上,额间的晶体泛着淡淡的紫光,模拟器屏幕上的磁场分布图谱随之缓慢变化:“我能控制灵能的注入强度和频率,但要实现‘耦合增强’,需要将灵能的波动频率与磁场的振荡频率完全同步,误差不能超过0.01赫兹。刚才的测试中,最高同步率只达到82%,距离数据库要求的95%还有很大差距。”

老周拿着计算器,正在验证凯的聚变效率计算公式,屏幕上的数字跳动片刻后,他无奈地摇了摇头:“按当前的参数设计,聚变效率最多只能达到78%,而且核心的散热问题还没解决——体积缩小后,单位体积的发热量会增加50%,现有的散热管道设计根本无法应对,长时间运行很可能导致核心过载。”

莉娜和小林则在整理从数据库中筛选出的参考案例——艾塔尼文明的12种小型聚变核心设计方案,其中8种因材料强度不足被排除,3种因能源需求过高被放弃,只剩下1种“灵能辅助约束型”方案勉强符合要求。“这个方案的核心是用星晶合金制作约束磁场线圈,能提升25%的磁场强度,还能通过星晶的灵能传导特性,辅助散热。”莉娜将方案图纸铺在工作台上,“但它需要纯度99.9%的星晶合金,我们目前冶炼的合金纯度只有95.3%,还差4.6个百分点。”

一场技术攻坚,从一开始就陷入了多重困境:约束磁场强度不足、灵能-磁场耦合效率低、聚变效率不达标、散热设计缺陷、材料纯度不够……这些问题像一道道关卡,横在团队面前,每一道都足以让核心设计停滞不前。

“先从材料纯度入手。”雷诺打破沉默,将星晶合金的纯度检测报告推到中央,“老周,你和我去调整纳米熔炉的冶炼参数,增加高频振荡的时间,尝试提升星晶粉末的提纯效率;凯,你负责优化聚变效率计算公式,看看能不能通过调整等离子体密度,在现有磁场强度下提升效率;星璃,继续研究灵能-磁场耦合技术,小林帮她记录每次测试的参数,寻找同步率提升的规律;莉娜,你去检查精炼厂的设备,看看能不能通过增加反应罐的催化剂浓度,提升星晶粉末的纯度。”

分工明确后,团队立刻投入到各自的任务中。老周和雷诺来到纳米熔炉旁,将高频振荡时间从原来的2小时延长到3.5小时,同时将冶炼温度从1820c提升到1880c——高温和长时间振荡能让星晶粉末中的杂质更充分地挥发。“但温度过高也有风险,可能会导致星晶的灵能因子活性降低。”老周盯着熔炉的观察窗,看着里面逐渐融化的原料,“我们需要每15分钟取样一次,检测灵能因子的活性变化。”

凯则在设计室里对着电脑屏幕,反复修改聚变参数。他将等离子体密度从原来的1.2x102?\/3提升到1.5x102?\/3,同时调整聚变反应的点火温度,屏幕上的模拟数据显示,聚变效率缓慢上升到81%,但随之而来的是磁场负荷增加——线圈的电流强度超过了星晶合金的承受极限,模拟图上很快出现了“线圈烧毁”的红色警告。“不行,密度太高会烧毁线圈,必须找到平衡点。”凯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重新调整参数,电脑屏幕的蓝光映在他疲惫的脸上。

星璃和小林的测试也不顺利。她们尝试了12种灵能注入频率,最高同步率依旧停留在85%,始终无法突破90%。小林将每次测试的数据整理成表格,发现当灵能频率与磁场频率的差值在0.03赫兹以内时,同步率会显着提升,但一旦差值缩小到0.02赫兹,灵能就会出现不稳定波动。“是不是灵能导线的缠绕方式有问题?”小林指着模拟器上的线圈,“数据库里的图纸显示,灵能导线需要按‘螺旋交错’的方式缠绕,而我们现在用的是‘平行缠绕’,可能影响了灵能的传导效率。”

莉娜在精炼厂的调整同样遇到挫折。她将催化剂浓度从原来的5%提升到8%,星晶粉末的纯度确实有所上升,达到了96.7%,但催化剂的过度使用导致反应罐内出现了大量沉淀,堵塞了出料管道,不得不暂停生产清理。“纯度提升的速度远赶不上我们的需求,按这个进度,至少需要一周才能达到99.9%的要求,可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莉娜清理完管道后,疲惫地靠在墙上,看着反应罐内缓慢流动的星晶粉末,心中满是焦虑。

夜幕降临,设计室里的灯光依旧明亮。团队成员陆续回到这里,脸上都带着或多或少的挫折感——老周和雷诺的合金纯度提升到了96.1%,距离目标还有差距;凯的聚变效率模拟最高达到83%,但磁场负荷依旧超标;星璃和小林调整了导线缠绕方式,同步率提升到88%,却始终无法突破90%;莉娜的精炼厂还在清理沉淀,暂时无法继续生产高纯度星晶粉末。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我们需要换个思路。”雷诺看着工作台上的设计图,突然指着“灵能辅助散热”的方案,“既然星晶合金能传导灵能,那我们能不能用灵能直接辅助散热?比如在核心外壳上缠绕灵能导线,通过灵能的流动带走热量,这样就能解决体积缩小后的散热问题,还能降低对磁场强度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