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数据分析与推论(2 / 2)

1.能源依赖缺陷:侦察舰的活动半径和补给周期固定,可在其补给路线上部署“能量干扰装置”,切断能源供应;

2.稳定性短板:引擎、武器系统的高功率运行以牺牲稳定性为代价,可针对性开发“共振干扰武器”,引发其内部能量失控;

3.功能单一局限:探测设备仅专注于能量识别,对“物理伪装”(如暗尘团、岩石遮挡)的识别能力薄弱,可利用地形进行隐蔽突袭。

“我们之前对追猎者的恐惧,很大程度上源于‘未知’。”雷诺看着投影中梳理出的“追猎者弱点清单”,语气中带着释然,“现在通过数据,我们终于摸清了他们的‘底牌’——他们不是‘神’,只是一群将‘极端化’做到极致的‘技术偏执者’。我们的优势在于‘均衡发展’和‘灵活应变’,只要针对性制定战术,完全有能力与他们抗衡。”

凯调出“战术推演模型”,将追猎者的弱点与团队的技术优势结合,模拟出一套“多层次反制方案”:“在‘空白区域’外围部署‘暗物质监测浮标’,实时追踪侦察舰的跃迁信号;在其补给路线上设置‘能量陷阱’,通过释放‘虚假深渊能量信号’吸引侦察舰,再引爆陷阱瘫痪其引擎;战斗时利用‘地形伪装’接近,先用‘共振干扰弹’破坏其武器系统,再用主炮集中攻击能量导管等薄弱部位——这套方案的胜率模拟能达到58%,远超之前的32%。”

星璃的灵能轻轻覆盖在“战术推演模型”上,额间的晶体泛起柔和的光芒:“灵能感知到模型中的‘共振频率匹配度’还有优化空间——追猎者引擎的‘低频共振点’在12.5赫兹,我们可以将干扰弹的频率精确调整到这个数值,能让瘫痪效率提升20%。另外,他们的通讯系统存在‘加密盲区’(跳频间隙约0.02秒),可利用这个间隙插入‘虚假指令’,误导其行动。”

莉娜则提出了“实战验证”的建议:“我们可以先派出2艘改装后的护航舰,在追猎者的活动半径边缘进行‘诱敌测试’——用‘信号诱饵’模拟人类贸易舰的信号,吸引1-2艘侦察舰,验证我们的反制方案是否有效。如果测试成功,再逐步扩大反制范围,将‘空白区域’周边变成‘追猎者的死亡陷阱’。”

当分析接近尾声,全息投影上的“追猎者认知图谱”已变得清晰完整——从活动规律到科技弱点,从前进基地方向到反制战术,每一个环节都有数据支撑,每一个推论都经过多重验证。团队成员们围站在投影旁,脸上再也没有了之前的迷茫与恐惧,取而代之的是“拨开迷雾见真相”的清醒,以及“知己知彼”的坚定。

“这些数据不仅是‘情报’,更是我们对抗追猎者的‘武器’。”凯关闭投影,揉了揉酸痛的肩膀,眼中却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将这些推论转化为实际行动——优化反制武器、部署监测网络、训练战术配合。追猎者给我们带来了太多恐惧和损失,但这一次,我们要让他们知道,遗忘星域不是他们可以随意肆虐的‘猎场’。”

雷诺拍了拍凯的肩膀,目光扫过团队成员:“数据分析只是第一步,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但我相信,只要我们保持这份‘清醒’和‘坚定’,就没有跨不过去的坎,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从今天起,我们不再是被动防御的‘猎物’,而是主动反击的‘猎手’。”

夕阳透过数据分析中心的舷窗,洒在每个人的脸上。他们知道,揭开追猎者的面纱只是开始,未来的战斗依旧艰难,但此刻,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信心——因为他们终于看清了敌人的真实模样,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制胜之道”。

“准备召开全舰战术会议,将这些分析结果和反制方案传达给每一位船员。”雷诺的声音带着力量,“我们要让所有人知道,追猎者并非不可战胜,胜利的希望,就藏在这些冰冷的数据和我们坚定的信念中。”

数据分析中心的灯光逐渐熄灭,但“追猎者认知图谱”的每一个细节,都已深深印在团队成员的脑海中——这是他们用惊险与汗水换来的进展,也是他们对抗追猎者的“第一份胜利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