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破烂王的首秀(2 / 2)

“检测到供电极性反接!ApU启动极性保护机制,已切断供电,请立即调整导线连接顺序。”系统的警报音响起,我心里一紧,连忙断开导线——刚才只顾着固定,居然搞反了正负极!幸好有保护机制,不然说不定会烧坏ApU的核心电机。

我重新调整导线顺序,将原本接电池正极的导线连接到ApU的负极端子,负极导线连接到正极端子,这次特意用手电筒照清楚端子上的“+”“-”标识,确认无误后才松手。按下测试按钮的瞬间,绿色指示灯稳稳亮起,不再闪烁,光幕上实时显示:“当前供电电压12.1V,电流0.4A,符合ApU供电需求,接触良好,无短路风险。”

“成功了!”我忍不住低呼一声,紧绷的肩膀终于放松下来。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满是油污和黑色的氧化粉末,指甲缝里全是灰,甚至还有几处被砂纸磨出的细小划痕,火辣辣地疼。可看着ApU稳定亮起的指示灯,听着机组内部传来的轻微“嗡嗡”声,心里却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这不是靠系统“一步到位”的临时方案,而是我亲手清理、接线、调试完成的供电连接,是真正属于“破烂王”的第一次完整操作。

我没有立刻停止,而是按照系统的建议,开始进一步清理ApU的外壳。之前为了赶时间,只清理了关键的端子和线路,现在有了稳定的供电,终于能好好打理一下这台“功臣”机组。我掏出湿抹布,倒上少量洗洁精(从宿舍带来的,没想到能用来清洁机械),一点点擦拭外壳上的油污。

油污已经凝固在金属表面,很难擦掉,我只能用抹布反复用力擦拭,偶尔用指甲抠掉顽固的油块。抹布很快就变得漆黑,换了三次水,才勉强将外壳表面的油污清理干净,露出比之前的“沥青模样”清爽了太多。

清理到机身侧面的检修面板时,我发现面板上的螺丝孔已经锈蚀,之前歪歪扭扭的面板随时可能掉下来。我从工具箱里掏出一瓶除锈剂,喷在螺丝孔周围,等待几分钟后,用螺丝刀小心地将面板重新固定好——虽然螺丝还是有些松动,但至少不会再晃来晃去,看起来规整了不少。

“ApU基础清理完成,外壳油污清除率85%,关键部件无遮挡,散热条件改善15%;临时供电系统稳定,预计续航时间8小时(基于E-85电池当前能量储备)。”系统的评估报告弹出,光幕上还贴心地显示了“后续优化建议”:“1.为导线添加绝缘套管,降低磨损风险;2.寻找适配的电池固定支架,避免电池晃动导致接触不良;3.定期清理散热片,防止灰尘堆积影响散热。”

我看着这些建议,心里暖洋洋的——从最开始面对破败设备的茫然,到现在能独立完成清理和供电连接,甚至能看懂系统的优化建议,这短短几天的成长,比在学院里三年学到的还要多。原来,“修”不仅仅是技术活,更是需要耐心和细心的过程,每一次擦拭、每一次接线、每一次调试,都是对“废品”的尊重,也是对自己能力的认可。

我坐在ApU舱室的地板上,背靠着冰冷的墙壁,看着眼前这台被我“拯救”的机组——绿色的指示灯平稳闪烁,机身不再被油污覆盖,导线被整齐地固定在端子上,虽然依旧算不上“完好”,却充满了生机。手里的抹布还在滴着黑水,指尖的划痕还在隐隐作痛,可我却觉得无比踏实。

“系统,你说我现在算不算一个合格的‘破烂王’了?”我在心里问道,语气里带着一丝期待。

“宿主当前‘破烂修复’技能等级:初级(熟练度35%),已掌握‘基础清理’‘简单线路接驳’‘极性判断’等核心能力,可应对低难度修复任务,符合‘入门级破烂王’标准。”系统的机械音难得带了一丝“肯定”,“后续通过完成更多修复任务,熟练度将逐步提升,解锁更高级的修复技能。”

入门级破烂王?我忍不住笑了,低头看了看满手的油污和灰尘,这大概是对“破烂王”最贴切的“勋章”了。就在这时,光幕上弹出新的提示:“检测到E-85电池能量储备缓慢下降,建议在6小时内寻找第二块备用电池,确保ApU持续供电;同时,学院垃圾场已刷新‘适配ApU的电池支架’废品信号,距离当前位置800米,可在明天白天前往获取。”

我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灰尘,将E-85电池小心地固定在ApU旁边的金属支架上(用导线简单缠绕固定,避免晃动),然后收拾好工具箱和抹布。走出舱室时,我最后看了一眼ApU——绿色的指示灯在白光下格外醒目,像一颗在黑暗中坚守的星星,照亮了通往“老兵”号重生的道路。

沿着明亮的通道走出“老兵”号,天已经蒙蒙亮了。东方的天空泛起一丝鱼肚白,远处的学院传来了起床的铃声。我低头看了看满是油污的手,心里充满了期待——明天,要去垃圾场寻找电池支架和备用电池,还要继续清理“老兵”号的其他舱室,为后续的修复做准备。

虽然“破烂王”的路才刚刚开始,未来还有无数的油污要擦、无数的线路要接、无数的故障要排除,但我已经不再害怕。因为我知道,每一次笨拙的操作,每一次小小的成功,都是在为“老兵”号的重生积累力量,也是在为自己的星舰梦想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