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鎏金岁月:妯娌大战 > 第111章 杨帆的三把火

第111章 杨帆的三把火(2 / 2)

出人意料的是,赵金凤并没有像他们预期的那样支持他们。

“我最近在学企业管理,”赵金凤拿出她的笔记本,“书上说,改革都会有阻力。我觉得杨总监有些话说得在理。”

李大明目瞪口呆:“姑,您怎么也...”

“我不是偏袒谁,”赵金凤合上笔记本,“我是为了公司好。你们啊,也别老是抱着老一套不放,该学的还是要学。”

尽管如此,矛盾还是在一个周五的下午彻底爆发了。

杨帆在审核销售费用时,发现宋卫东的报销单中有几笔大额餐饮发票没有附上客户信息和事由。按照新规,他拒绝签字。

“什么意思?”宋卫东闯进杨帆办公室,把报销单摔在桌上,“我请客户吃饭还要事先向你汇报?”

杨帆平静地说:“宋总,这是公司新规。所有业务招待费必须说明事由和客户信息,以便财务审核和后续跟进。”

“跟进?跟什么进?”宋卫东冷笑,“你是不是还要派人监督我怎么陪客户吃饭?”

“这是流程要求,不是针对个人。”杨帆解释道,“规范的流程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费用支出,也便于评估销售活动的投入产出比。”

宋卫东猛地一拍桌子:“我告诉你,杨帆!销售不是做数学题!客户关系是要靠感情维系的!不是你那些冷冰冰的流程能解决的!”

两人的争吵声引来了全办公室的注意。

林薇和楚瑶闻讯赶来时,宋卫东正指着杨帆的鼻子大骂:“别以为林总和楚总护着你,你就真把自己当个人物了!我告诉你,宋氏还轮不到你一个外人指手画脚!”

“卫东!”林薇厉声喝道,“注意你的言辞!”

宋卫东转向林薇,眼中满是失望:“大嫂,我真没想到,你会为了一个外人这么对我!我为公司拼死拼活的时候,这个杨帆在哪呢?”

楚瑶连忙上前拉住宋卫东:“有什么事好好说,别在办公室里吵。”

“没什么好说的!”宋卫东甩开楚瑶的手,“有他没我,有我没他!你们自己选吧!”

说完,他头也不回地冲出了办公室。

这场公开冲突像一颗炸弹,在宋氏内部引起了巨大震动。

当晚,宋家召开紧急家庭会议。除了宋卫东借口有事未到,其他核心成员全部到场。

“我早就说过,请外人来管理就是不行。”宋建国第一个发言,“现在好了,把卫东都气走了!”

李大明也借机抱怨:“杨总监的那套管理方法,根本不切实际。再这么搞下去,老员工都要寒心了。”

周晓云却持不同意见:“我认为杨总监的很多建议是有道理的。公司要发展,必须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

赵金凤出乎意料地支持周晓云:“我觉得晓云说得对。杨总监可能方法急了点,但方向没错。”

双方争执不下,最终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林薇。

林薇沉默良久,缓缓开口:“我知道改革很痛苦,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但大家想一想,如果没有杨总监来推动这些改革,我们自己有能力改变现状吗?”

会议室安静下来。

“月饼事件给我们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林薇继续说,“如果不是管理混乱,会出现那种低级错误吗?我们损失的不是一笔生意,是信誉!”

楚瑶接话:“杨总监的到来,确实打破了我们过去的舒适区。但大家认真想一想,那些所谓的‘舒适区’,真的对公司发展有利吗?”

宋老实缓缓开口:“薇薇和瑶瑶说得有道理。不过,改革也要讲究方法,不能太急,要给大家适应的时间。”

家庭会议最终达成妥协:改革继续推进,但杨帆需要调整方法,更多考虑员工的接受度;同时,林薇和楚瑶负责做通宋卫东等反对派的工作。

第二天,林薇找到杨帆,转达了家庭会议的决定。

杨帆听后沉默片刻,然后说:“林总,我理解公司的难处。但我必须强调,改革一旦开始走回头路,就前功尽弃了。”

“不是走回头路,是找到更稳妥的推进方式。”林薇解释,“比如,是否可以分阶段实施?给老员工更长的适应期?培训更到位一些?”

杨帆思考了一会儿,点点头:“我可以调整实施计划,但核心原则不能变。”

与此同时,楚瑶也在家中与宋卫东长谈。

“我知道你心里委屈,”楚瑶给宋卫东倒了杯茶,“但你要相信,我和大嫂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公司好。”

宋卫东低着头,许久才说:“我不是反对改革,是反感他那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好像我们这些老人都是废物一样!”

“杨总监的方法确实有问题,但你不能否认,他提出的很多问题确实存在。”楚瑶轻声说,“比如销售费用,去年增长了百分之三十,但销售额只增长了百分之十五,这个比例确实不合理。”

宋卫东不说话了。

“改革是痛苦的,但痛苦过后是新生。”楚瑶握住宋卫东的手,“我们需要你的支持和配合,而不是对抗。”

经过多方努力,紧张的气氛稍有缓和。

杨帆调整了改革方案,放慢了推进速度,增加了培训频次;林薇和楚瑶则加强了对老员工的沟通和疏导;赵金凤也出面做通了李大明等亲戚的工作。

一周后,在管理层周例会上,出现了令人意外的一幕。

宋卫东主动发言:“我反思了一下,销售部确实存在费用管控不严的问题。我建议,可以先从销售费用管控开始试点改革,我带头执行。”

这话一出,全场愕然。

杨帆也略显惊讶,但很快恢复平静:“感谢宋总的支持。销售部作为试点是个好主意。”

会后,林薇私下问宋卫东:“怎么突然想通了?”

宋卫东苦笑:“楚瑶给我看了一份数据,对比了我们和竞争对手的销售费用占比。说实话,触目惊心。我再固执,也不能拿公司的前途赌气。”

林薇欣慰地笑了:“谢谢你,卫东。”

“别谢我,”宋卫东摆摆手,“我仍然不喜欢杨帆那家伙,但我承认,他有些地方是对的。”

改革的列车虽然缓慢,但终于重新启动,向着未知的前方驶去。

杨帆的“三把火”虽然烧得众人难受,却也烧掉了积弊,照亮了前路。在这个痛苦而必要的转型期,每个人都在学习和成长,包括杨帆自己。

夜深了,杨帆独自在办公室修改改革方案。窗外,城市的灯火璀璨如星。他知道,在宋氏的这场管理变革,将是他职业生涯中最艰难的一仗,但也可能是最有意义的一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