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智囊里的管理学 > 第19章 上智之一《见大》18 屠枰石

第19章 上智之一《见大》18 屠枰石(1 / 2)

屠枰石:严是真严,但懂“留余地”才是高招

屠枰石在浙江当督学,执行规矩特别严。他到湖州巡查时,一群爱挑事的小角色(保甲之类)就盯着找考生的茬,想邀功。

有个考生晚上住在娼妓家,天刚亮就被保甲带人抓了个现行,直接押到督学官署门口,没人敢给这考生松绑。等官署开门,保甲就押着考生进去了。一进门,保甲就扯着嗓子喊,把考生的事全抖了出来。

屠枰石却假装没看见、没听见,照样低头处理文件,跟没事人一样。保甲没办法,只能跪着慢慢往前挪,挪着挪着就跟被绑的考生拉开了一段距离。这时候屠枰石偷偷给门口的差役使了个眼色,还在差役胳膊上比划着说:“放这秀才走。”

差役秒懂意思,悄悄走过去把考生松绑,偷偷带了出去,保甲全程没察觉。考生走后,屠枰石抬头故意问:“那秀才在哪儿呢?”保甲一回头,发现人没了,当场吓懵了,话都说不出来。屠枰石立马下令,打了保甲三十大板,还让他戴枷示众;至于那个娼妓,直接赶走了。

后来保甲慌慌张张跟人说:“我当时抓的怕不是个鬼吧!”考生们都特别鄙视保甲,同时也感激屠先生悄悄给那个犯了错的考生留了面子。(边批:这操作又有趣又解气!)

从这以后,湖州那些爱挑事的风气一下子就没了。而那个犯错的考生,也因为这事彻底反省自己,后来通过贡举当了教官。

冯梦龙点评:别拿“小错”把人一棍子打死

当年李西平带着成都的妓女同行,被节度使张延赏追着把人要回去,最后俩人成了死对头;赵清献在清城当县令时,也曾带着妓女回家;胡铨从海上逃难回来,还眷恋着妓女黎倩。连有德行的人都难免被感情、欲望影响,要是因为这点事就苛责考生,那能保住前程的人就太少了。

宋朝的韩亿性格方正稳重,一直做到尚书左丞。每次看到地方上奏章揭发官吏小过错,他就不高兴,说:“现在天下太平,圣明君主的心愿,是连昆虫草木都想让它们有合适的归宿。现在当官的,大的想当公卿,次一点的也想当侍从、地方长官,怎么能因为一点小毛病、小过错,就把人在太平盛世里彻底耽误了呢!”屠枰石先生的做法,特别符合韩亿这个想法。

【管理智慧】

一、屠枰石的“操作逻辑”:不是纵容小错,是“精准拆局”——护人才、刹刁风两不误

屠枰石没直接说“秀才没错”,也没跟保甲硬刚,反而用“装糊涂+暗操作”解决问题,核心是算透了两件事:一是“秀才小错可改,别毁了他前途”,二是“保甲是恶意找茬,必须治住才能止歪风”。他的操作拆开来,全是现代管理的“高阶思路”:

1.“装糊涂”避锋芒,不让“恶意”得逞

保甲喊得越大声,越想让所有人知道“我抓了犯事的秀才”,好邀功。屠枰石假装没听见,就是不给他“公开处刑秀才”的机会——要是当场跟保甲掰扯“该不该抓”,反而让小事闹大,秀才的名声就毁了;

2.“暗放”给台阶,留足改过空间

偷偷放秀才,不是纵容他宿娼,是不想让他因为“一次糊涂”被钉在“坏秀才”的标签上。就像现在有人偶尔犯错,领导不公开批评,反而私下提醒,给人留面子,也留“改过自新”的动力;

3.“重罚保甲”立规矩,刹住“抓小辫子”的歪风

打保甲、戴枷,是做给所有人看:“别想着靠抓别人小错邀功,这种恶意找茬的事,我绝不纵容!”比单纯说“别抓小错”管用多了——抓一个典型,其他人就不敢再乱来了。

二、“屠枰石式管理”:不揪小错护骨干,惩治找茬的人,团队更稳

屠枰石“严中带柔”的思路,现在很多聪明的管理者都在学——不盯着员工的“小瑕疵”,反而护着有潜力的人,惩治“恶意打小报告”的人,团队反而更有凝聚力。

三、评注的现代意义:别因“小瑕薄罪”毁了人才,贤者都难免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