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他强制命令埃琳娜,动用书院所有的数字力量,在全球范围内压制恐慌性言论,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和制造对立的行为,确保基本的社会秩序和信息透明。“不能让恐惧比病毒更快地摧毁我们。”他对埃琳娜说,眼神冰冷。
第二,他授权苏晚晴,在渝州及周边区域,启动基于“天柱”能源网的区域性生物力场防护试验。这是基于“宇宙语”中关于能量与生命场关联理论的一个大胆应用,试图创造一个不利于病毒存活的宏观能量环境。这并非治愈,而是尝试建立“安全区”。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他亲自接通了与全球所有顶尖病毒学家、免疫学家和生物工程师的加密频道,发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开放式攻坚”。
“忘掉实验室的壁垒,忘掉论文的署名权,”林见鹿的声音在频道中响起,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我们现在面对的不是学术课题,而是文明存续的战争。我要求,所有相关数据、研究思路、哪怕是失败的实验记录,必须在‘智识同盟’平台实时共享。我们需要的是最快的速度,而不是最完美的流程。”
他甚至将陈默对病毒xNA结构的“宇宙语”初步解析模型,也毫无保留地公开了出去。“用你们能理解的一切工具,包括这套新‘语言’,去找到它的弱点!”
这一刻,全球的智慧在生存压力下被真正拧成了一股绳。东京的实验室发现了病毒依赖的一种特殊宿主酶;波士顿的团队设计出了可能干扰xNA复制的分子剪刀;柏林的专家则提出了利用纳米机器人进行靶向递送药物的构想……无数碎片化的信息在共享平台上碰撞、组合,研发进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
然而,“蚀骨热”的残酷,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就在全球科学家日夜不休地奋战时,一个噩耗传来——“见鹿慈善基金”在非洲某国的负责人,一位跟随赵昊多年的、充满活力的当地女士,在持续照顾病患后,不幸感染,病情急剧恶化,于一个清晨悄然离世。
她是基金会网络的基石之一,她的笑容曾点亮无数孩子的希望。她的离去,像一记重锤,砸在赵昊心上,也砸在所有奋战在一线的人员心头。
赵昊在加密通讯里,声音哽咽,这个一向乐观豁达的汉子,第一次流露出如此深的无力感:“鹿哥……我们救了那么多人,建了那么多学校和水井……可……可还是挡不住这该死的……”
与此同时,月背基地再次传来紧急通讯。但这一次,不是关于“启明号”。
“林先生!我们……我们在基地外围的月壤样本中……检测到了‘蚀骨热’病毒的踪迹!”基地指挥官的声音带着绝望的哭腔,“是……是通过最近一次补给飞船的货物夹带进来的!虽然已经立刻全面隔离,但……但已经有三名工程师出现疑似症状!‘启明号’内部……内部是否已被污染,尚不清楚!”
疫情,竟然已经突破了地球的屏障,蔓延到了人类文明最后的“火种”所在——月球!“蚀骨热”的阴影,如同死亡的星尘,洒向了人类最后的希望之地。